三节课首页
融资5000万后,来自三节课CEO Luke的一些思考
Luke    2018-03-28 20:20:23

昨天,3 月 27 日,三节课正式宣布完成 A 轮融资。

今天,我们想要给你分享一封三节课CEO Luke写给所有三节课用户的信,在这里,他对于2年零5个月以来三节课走过的旅程进行了一些回顾与思考。

你可以把这看作是一个面向用户们的汇报,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更了解三节课的机会。

 

各位三节课的同学、朋友们,也许在昨天你们都已经看到了——

三节课刚刚宣布完成了A轮融资,累计获得投资超过5000万人民币,本轮投资方为IDG资本,天使投资方唯猎资本跟投。未然资本提供了独家FA服务。

 

能够获得顶级投资机构的认可,我和三节课团队感到非常欣慰。

我想,这是对我们这类不谋求收入规模暴增、不做刷屏营销事件、没有太多品牌曝光的“工匠型”项目的肯定。

 

三节课2015年11月成立。在资本寒冬的2016年我们完成两轮融资,在过去的2017年完成一轮融资(本轮融资)

这是我们给资本市场交出的答卷。

 

但内心里,我们更希望向用户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曾经在三节课对内邮件中提到,我们是一个对用户反馈无比敏感的团队,没有用户的肯定,我们一天都做不下去。

 

对于很多三节课的老朋友而言,你们是看着三节课一路走过来的。

所以,借着这个机会,作为三节课的创始人和CEO,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两年来的收获和教训。

这就像跑完一段山路后,借着喝水的机会和大家聊聊一路的风景和感悟。

 

1.

三节课到底是谁?它在做什么?

 

 

一直以来,从最早的公益组织到“互联网人的在线大学”,三节课团队多少都有点“不问前途,只问初心”的感觉。

 

我们有一些隐约的初心——

我们想要培养那些“大学里不培养、行业里面很需要的人才”。

我们不想做培训,培训是一夜情,我们要做终生制的教育。

我们说我们不做知识付费,知识付费解决焦虑,我们要给大家能力进阶,帮大家解决从“做不到”到“能做到”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从“不知道”到“知道”的问题。

 

但,即便如此,我们对“三节课到底在做一件怎样的事”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是不够清晰的。

 

好在,渐渐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三节课或许更应该是一家“新职业教育”公司。

 

所谓“新职业教育”,有两个解释。

 

首先,它是基于“新职业”的教育。有别于传统职业教育,三节课所涉足的职业领域都是新兴的职业,我们称之为“Future jobs”。

 

我们最早做了产品经理和互联网运营这两个品类,但慢慢,我们发现还有许多“大学里不培养、行业里面很需要”的新职业:比如数据分析、大数据营销、数字广告和数字营销、策略产品经理、电商运营、新媒体等,再远一些的更如小程序开发、电子竞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人才等。

 

这些岗位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我概括为:创造力与方法论并存。这些职业天生需要强大的创造力,也具备了基本的方法论。它们似乎与传统的职业不一样,我们就把他们称为“新职业”。

三节课就希望为大家提供基础的方法论,并通过教学服务和实战训练激发大家的创造力。

 

我们认为,未来的核心人才都应该是能胜任新职业的人才,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以适应新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三节课,想要培养这样的核心人才。

 

其次,它区别于以证书和简单就业简单技能培训为导向的旧有职业教育,在学习方式和交付方面也完全不同——

1)新的职业环境变化太快,必然要求学习内容是场景化、高度实战、且可以即时更新的。

与旧有的职业教育课程基于一套十几年不变的教材和课程主岗来设计内容不同,三节课当前设计提供的课程普遍要求要做到基于真实的实践场景来展开课程(比如:你是一个新人,刚刚入职一家互联网公司,老板可能会丢给你一个XX任务,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实践场景)

同时,我们的课程案例与作业库都取自于业内最新发生的实际案例,每2-3个月完成一次更新,在最大程度上做到课程与实际工作场景完全共振。

 

2)新职业教育应该更注重实践和教学服务,且在学习过程中的辅导、反馈、点评等应该由一线的实践人员来完成,而不应该由已经远离真实实践岗位的人来完成。

因此,三节课独创了高强度练习的“魔鬼训练营”教学模式和“往期优秀学员作为助教对现有学员进行一对一反馈、点评”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保证学习效果。

 

3)传统的职业教育以考证、包就业作为最终结果交付给用户,而以三节课为代表的新职业教育则基于胜任力模型展开教学,最后提供给用户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实践作品集——比如说,你在三节课参加完一堂课程,你能带走的,是一份真实的方案、文档。

我们相信,十份证书也比不上一份真实的作品集!

 

在这样一个领域内,2017年三节课达到了千万级的营收,并且实现了盈利。2017年超过50万人次在三节课学习,并有超过3万用户付费。2018年则预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在三节课学习,有10万用户付费。

 

最重要的是,我们目前用户的课程作业提交率超过45%,复购率超过48%,口碑推荐率极高。

 

因此,在“新职业教育”的赛道内,三节课事实上已经成为了领跑者。

 

 

2.

三节课与知识付费有什么区别?

 

 

接下来一个必须要回答清楚的问题,也是我们经常被人问到的问题,就是我们与知识付费的区别在哪里。

 

我认为,信息——知识——能力之间是有鸿沟的。

知识付费主要解决从信息到知识的问题,这需要归纳、总结、演绎,核心是提炼规律和思维模型。

职业教育则重点解决的是从知识到能力的问题,这需要刻意练习和不断实践才能完成。

 

下面这张图可能解释了三节课与知识付费之间的差异:

 

 

 

我认为,知识付费的核心是通过研究各种“思维模型”,去帮助用户“认知升级”。

就像知识付费界很多人都在推崇和研究“穷查理宝典”、“达里奥的《原则》”等书籍,基于这些书中的核心思想提炼出一些思维模型,甚至转化为课程,借助这样的内容帮助用户实现“认知升级”,即在过去的认知基础上发现了意识到了一些新的思想和观念,在特定认知下解决用户从“无认知”到“有认知”的问题,以及,对一部分实践能力已经很强的用户来说,这样的内容是可以显著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决策质量。

 

但问题是,可能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思维模型”中成功提升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决策质量。这里的一大问题在于——当一个人的基本实践行动能力都还不够强不够过硬时,他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很可能是帮不了他的,反而会让他更焦虑。

 

因此,这就是三节课存在的意义——三节课在做的事,是通过研究各个职位的“能力模型”,去实现用户的“能力进阶”。

 

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基于不断出现的新职业去研究它的能力模型和知识地图,开发出课程,从而帮助用户实现“能力进阶”,即帮助用户实现“能力习得”的过程,解决用户从“做不到”到能“做到”的问题。

 

 

 

三节课本质上是通过课程和服务,来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新职业教育的难点也在于课程与服务都是非常难标准化的,幸运的是三节课做到了。

 

上面我们说自己是领跑者,也不是没有根据。

据我们目前所见,在产品经理、互联网运营、营销等几大新职业领域,三节课已经率先完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搭建、服务能力的规模化和学习系统的建设。

 

同时,我们的也是业界第一家被主流互联网公司认可的职业教育机构,我们的课被企业引入作为内部员培养的教材。目前我们的课程已经被百度、滴滴、唯品会、58集团、搜狐集团、京东、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巨头和招商银行、链家网、联通支付、好未来、方正集团、阳光保险等传统巨头引入内部,成为员工内部培养的方案之一。

 

当然,我们也感谢我们的同行给我们的各种帮助和支持,这个领域还很处于早期状态,大家都还是刚刚起步,期待一起努力为新职业教育发展做贡献。

 

相比较我们取得的一些小成绩,这一路跑来,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坑和获得的经验更多。

我更想和大家分享下我们遇到的坑和总结出的经验。

 

 

3.

最大的诱惑与纠结

 

 

相比较我们取得的一些小成绩,这一路跑来,我们也其实也遇到了很多坑,经历过不少诱惑与纠结。

这里,我想分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2015年成立后的三节课,团队信心满满,憋着劲儿要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先后做了四个项目,但四个项目都做的不够好,没有找到感觉。

于是,2016年3月,我和两位合伙人老布和有璨,在京郊的“大觉寺”喝了一下午的茶,严肃认真地讨论“我们到底要做什么”?

最后,我仨都回答了一个问题“哪件事是即使失败我们也要做的?”

我们仨都认为是“在线教育”,我们是要做教育的,失败了也不后悔。

 

于是,2016年4月我们决定去组织团队资源,开始以“All-in”的心态准备要做教育。

 

但没想到的是,随着2016年4月1日愚人节的到来,世界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知识付费来了!

知乎、分答、得到、喜马拉雅……一系列的知识付费产品井喷式出现,而我们之前所定下来的“要做教育”的决心,无疑受到了风口的拷问。

 

很多教育和学习领域的前辈告诫我们:“教育是个大坑,要做教研和服务,没有个三五年出不来的!”

很多朋友帮我们分析:“你们团队的互联网基因和IP基础应该果断切入音频、专栏等知识付费领域。”

很多业内顶尖的知识付费产品找到我们,邀请我们去开专栏、做音频节目。

 

而以当时的情况,坦白讲,如果三节课真的横下心去做知识付费,迅速占据住几个头部渠道,迅速获得每年大几百万的收入,应该是不难的事。

面对这样的诱惑,我们内心也彷徨过,也纠结过,内部也有过不少争议。

 

然而,在长达几个月的思考和争论中,最后是两个理性的原则让我门果断放弃了所有与知识付费相关的事情,选择了坚定不移的做我们的“新职业教育”。

 

其一: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对用户的“学习效果”负责,是一个“知识付费”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即使我们成功了,也没有实现我们创业最初的梦想。

 

我们看到很多职场新人遇到的问题不是“知道不知道”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而能不能做到,是无法用知识付费产品解决的,所以我们即使赚钱了,最后也一定留下很大的遗憾。

 

其二:我们吃不了那碗饭。知识付费的核心能力是通过精选优质IP、研究思维模型、引领用户的认知升级,不断的发现概念、制造概念来让用户认可和买单。

 

扪心自问,这是个好生意,但不适合我和三节课做。我们是一个典型的“工匠型团队”,我们可能内在天然缺乏一些“造浪”的基因。

 

理性的说,创业不是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路线。而是在最后,什么样的路线会选择我们。

选择,有时候不是你支配谁,而是谁最终在支配你。

 

于是,想清楚这个问题后,我们再也没有纠结于是否要进入知识付费领域,而是“死心塌地”干着教育的苦活累活,一头深扎了进去。

 

 

4.

我们踩过的一个大坑

 

除了诱惑与纠结,我们也遇到过大坑。

 

2016年9月开始,我们陆续推出了产品经理、互联网运营的体系化课程,我们内部称为“专业课”。

由于我们是市面上第一家提供体系化+进阶式课程的机构,我们的产品很快赢得了用户的认可,购买用户越来越多。

因此,在看到了良好趋势后,我们决定要冲击增长。2017年初,我们趁热打铁,在全站做了一波促销活动,基本上把能卖的班期都卖了,并且联合了网易云课堂和一些渠道一起售卖我们的课程。可以说,那个时候,我们的招生空前火爆。

 

然而,就像双十一之后是物流爆仓,教育机构促销之后就是服务爆仓。

而在2017年6月份以前,我们是不知道这个道理的。

我们认为能卖出去课程就一定要卖出去课程,而忘记了教育的产品需要的是“课程+服务”两条腿走路。

 

服务爆仓的一个月里,我们服务团队几乎两周没有休息,通宵的次数也非常多。

有用户开始投诉、发文章、在知乎讨论一些对三节课的不满……

第一次面对用户责问的时候,我的团队显得非常紧张和不安,同时也拿出了充足的诚意来解决问题。

虽然最后解决了问题,但作为公司的创始人,我陷入沉思:我们什么地方做错了?

 

这个时候,我正好参加了好未来组织的一个课程,叫“未来之星”。

好未来集团的的张邦鑫、白云峰等教育前辈都在分享自己的思考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对我启发很大。

在交流和学习中,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好的课程+好的服务=口碑=品牌”,只有不断的提供好的课程、不断的提供好的服务,才能带来好的口碑,形成一个优秀的教育品牌。

 

于是,2017年7月我在内部提出“服务月”的概念:2017年底前,我们要建立5万付费用户的服务能力,而公司内的服务团队不能超过50人。

这在当时是个巨大挑战,内部也有很大的争议,认为需要2年时间才可以。但我只给了半年时间。

幸运的是,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2017年底完成了5万用户服务能力的搭建,2018年这个数字将变成10万。

而整个公司的服务团队,也的确没有超过50人。

比较传统职业教育机构,我们的人员大约是他们的1/20吧。

 

回头来看,遇到坑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能力爬出来。

每次三节课遇到的坑,就像人生了一场病。

每次与病毒抗争胜利后,你的免疫能力就又升级了。

 

2014年,我们选择放弃了400万流水的线下培训业务,开启了免费的“产品运营实战营”(3.3计划前身)

2016年,我们选择放弃了容易带来收入和用户的知识付费,开启了又重又累的“新职业教育”征程。

2017年,我们选择弱化自学班业务,主营重度服务的“魔鬼训练营”,并大幅提升服务能力。

2018年,我想,我们依然会选择一条最难路、最重的事情去做。

 

但这条路,一定是我们认为对用户有价值、对学习效果有帮助、对能力提升有效益的事情吧。

就像我在写给内部同学的信里提到的:“我就是一个笨笨的、傻傻的人,做着自己认为有价值而不管别人怎么评价的事情。我们团队也一样,选择那些笨的、重的事情去做,也一定能有机会成功。”

 

很多人说,我们的选择其实很明智。

其实,创业的路上,都是事情选择人,从来都不是人选择事情。

只是有些人有幸遇到了符合自己长板的事情,被选中了。有些人则还没有被选中。

我想,三节课和我,也许算是幸运的那些人吧~

 

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你也是幸运的,能够遇到适合你的事情,纵情拥抱它!

 

谨以此文,与你共勉。

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最应该成为的那个人,也愿三节课仍然能够长期作为一家“不辜负用户”和“能让用户为我们所骄傲”的教育公司而存在。(完)

 

评论(3)
阅读(1470)
文章评论

请您,再发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