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首页
互联网世界里,那些2015年已被人遗忘甚至死去的产品们……
葉在觉    2016-01-21 20:02:49

1.jpgfilehelper_1453375954543_50.png

创业和做产品,胜败生死皆是常事。有人活得光鲜,就必定有人死得凄惨,这是定律。

说过了年度10大产品事件,也推荐过了年度我们眼中最性感的产品,这一次,我们想挑几个我们眼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在过去一年里几乎已经成为过去时了的产品出来说道说道。

他们当中,有的曾经一夜爆红,有的曾经在艰苦卓绝下成功突围,还有的,甚至背靠巨头公司,看起来一度衣食无忧。

filehelper_1453376029797_83.png

2.jpg

获得一个自己专属的,独一无二的漫画头像,听起来,这似乎像是一个存在的需求。

可是,直到这么一款产品上线后,人们才知道这个需求究竟有多么普及——它可以基于一个APP通过五官的拼接快速私人定制一个属于自己的独家卡通形象。

这款产品,就是脸萌。

它于2013年11月26日上线后,迅速刷屏各大社交媒体,当时日下载最高达500万,并且连续两周位列App Store下载排行之巅。

3.jpg

对于突然其来的爆红,其创始团队显然准备并不充分。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脸萌都显得很纠结,在产品层面上并无突破,另一方面,则是用户对于一款纯工具类产品的新鲜感注定是有限,当最初的新鲜劲过去,而产品又无法持续带给用户可感知的价值,用户就必然陷入使用疲劳中。

于是,脸萌这样一个极具创意又简单上手的APP,就开始如其创始人郭列所说的那样“如流星雨”一般陨落。到了今天,你几乎很难再在社交网络上见到萌萌哒的头像,也很难再听到“脸萌”的消息。

filehelper_1453376122103_79.png

4.jpg

跟脸萌一样,秘密(无秘)一度也是一款话题式的产品。

在XX年X月,由Secret本土化而来的“秘密”一夜间再次点燃了人们的热情。上线仅一天就名列App Store总榜第13位,社交榜第1位。

“秘密”是基于通讯录的匿名社交产品,特点是建立在熟人关系之上,朋友圈的人才能评论,而朋友圈的人评论是匿名,于是一场场假面舞会在社交网络风生水起。既保证用户时刻能在朋友圈中聊天、吐槽、泄压,又能保障发布人隐私。因此,秘密一度成为各种八卦爆料的发散地,激发起人们想要窥探别人隐私的欲望。

5.jpg

产品的初衷也许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摆脱道德压力,发表真实想法的私密倾诉社区,然而,恰恰是因为“秘密”创造了一个无需自己的言论负责的世界,色情、辱骂、抹黑等种种让人难辨真伪的不良信息漫天飞舞。许多用户使用过“秘密”几次后表示再也不会用匿名社交产品,可见其产品到后期有多乌烟瘴气。
当一个社交平台上被脑残占领,这个平台的氛围也就荡然无存,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今年4月美国匿名社交应用Secret因为产品充斥着负面爆料而饱受争议最后其CEO不得不宣布关闭公司。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复制同类匿名社交模式的“秘密“又还能走多远呢?

filehelper_1453376258432_62.png

6.jpg

在电商界,阿里,是毋庸置疑的江湖霸主。

然而,2014年,随着微信越来越庞大,以及微信支付等的出现,一时间,“微信将抄了阿里的后路”这样的言论开始不绝于耳,而阿里的前程,也开始变得危机四伏起来。

“来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7.jpg

2013年,阿里推出第一款其独立于电商业务之外的社交产品——“来往”,主打社交通讯,以扎堆、敲门、阅后即焚等特色设计挑战微信。在来往上线之初,阿里对这款产品几乎倾尽全力,马云甚至以“达不成目标没有年终奖”为底线鼓动全公司每人拉动至少100人加入来往。除此之外,还展开了明星扎堆互动、拜年送红包、新用户送彩票等等一系列风风火火的活动。

8.jpg

来往,从一出生就肩负着壮大阿里帝国的使命,然而它来晚了一步。

从早期的手q再到2011年微信上线,从最初的8090后的用户群再到如今爷爷奶奶辈也开始玩起了朋友圈,腾讯早已吃透熟人的社交圈子。而毋庸置疑,在时间有限的前提下,社交关系的迁移对于用户而言是一件成本极高的事。假使微信自己不犯错误,用户几乎没有理由再要去使用其他社交产品并把自己的社交关系迁移它处。

来往,最终在阿里倾尽全力下,获得了数千万用户,然而这和6亿用户的微信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

龙生龙,凤生凤。江湖早有评述,任凭后天如何模仿微信,也仍然改变不了骨子里自带的电商基因和被阿里赋予的“购物/推销”的灵魂。来往如果不放下“做成微信”的执念,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另起炉灶新建一套社交关系网,仅仅靠移动社交功能堆砌,怎能攻破腾讯的6亿长城?

今年11月,来往正式在应用市场里消失了,改名为“点点虫”。至于点点虫是否还能迎来新的生机,我们只能交给时间来回答。

哦,对了,与来往状况相似的,还有网易的“易信”。小结

小结

脸萌、秘密和来往都属于社交类产品,从他们衰落的轨迹,我们或许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任意一款社交产品,或许话题、明星和单一的功能都可能成为爆点,但归根结底,一款社交类产品都必须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符合用户期待的良性社区氛围以及稳定可持久的社交关系链才能持久。

无论是现象级产品还是富二代产品,运营只是一束火把,点燃了产品之后,产品如何能自我燃烧下去,最终仍然必须依靠的社交载体和社区氛围两大法宝。

同时,在社交泛滥且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一款社交APP,如何能够面向一个特定的细分人群提供一类比较独特的社交服务,以此作为切入点,才是关键。

filehelper_1453376397675_25.png

很多红极一时的互联网产品往往死得时候很冷清,然而e租宝却几乎是在万人瞩目的“风光”中死去的。就在前不久,一则“e租宝实际控制人丁宁被抓”的新闻荣登各大媒体。有几分讽刺的是,在爆出该平台被查之前,e租宝还在今年的中国金融峰会上荣膺“2015最具责任感互联网金融企业”。

9.jpg

我一直觉得,金融是一个“水很深”的行业,深到如果你不是真的能够达到“懂行”的地步,最好轻易不要碰。 

似乎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知名的金融庞氏骗局,而几乎每一次故事的套路又几乎都是相似的:总是会有一家公司冒出来,告诉你他们的投资收益是多么高多么靠谱,且还真的能让你在一段时间里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而又总是在其渐渐走上风口浪尖的时候,它会迎来神话破灭的一刻。

10.jpg

曾几何时,无论是线下的地铁、公交、机场,还是线上的网易、凤凰网等知名纸媒,甚至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各大卫视,随处可见e租宝“易投、易赚、易取”和“1元起投”的广告语。

在如此狂轰滥炸的广告攻势和几乎高于业界两倍的年化收益率的诱惑下,e租宝在上线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吸金747亿,涉及90万投资者,成为仅次于陆金所、网信理财、红岭创投,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第四大天王。

然而,就在e租宝成交总额突破700多亿,一路风光的同时,高楼坍塌之时已悄悄到来。

11.jpg

2015年12月,e租宝因涉嫌虚假标的、非法集资等情况,公司被封,集团全部高管已被公安机关带走侦查,据悉,将有近500万投资人将可能遭受严重损失。

对此,我们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小结

利用人性贪婪的弱点做文章永远不过时,自庞氏骗局面世以来,尽管有无数的前车之鉴,但仍然有投资者前赴后继,直到散尽千金血本无归才追悔莫及。e租宝的轰塌无疑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加速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化进程。

但,人性贪欲驱使下,谁又能保证下一个E租宝不会很快卷土重来?

filehelper_1453376504490_16.png

当“互联网+”的浪潮催生的资本市场投资热遇上O2O,一个个踌躇满志的创业者便如当年站在旗舰上的哥伦布一样心潮澎湃,因为他们深信,自己已经发现了一片还未经开垦的处女地。正在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14年开始,一波O2O创业潮被催生了起来。

12.jpg

而到了今年,资本市场全面转冷,O2O就成了首当其冲的重灾区。

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O2O洗车。

曾几何时,当O2O浪潮来临时,一大波上门洗车O2O公司争先恐后的用“0元洗车”、“1分钱洗车”的方式上演了一场场速度与激情。

13.jpg

然而,时过境迁,从今年1月云洗车的倒下到e洗车被曝已“濒临倒闭”,洗车O2O市场不停传来卷铺盖走人的哀嚎,截至目前,包括E洗车等在内的是知名的O2O洗车企业在今年已有8家以上宣布停止运营。

作为汽车O2O的业界代表e洗车,其兴衰史无疑是洗车O2O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早期资本的催化下,e洗车每天的新增用户量为两三万,于短期内迅速成长为全国最大的移动互联网洗车平台。

可好景不长,今年10月,e洗车突然被曝关停洗车业务。知情人士透露,e洗车在2个月内就烧掉2000万美元融资。而E洗车面对公司关停的境况,是这样回应的——“资本市场是唯一影响因素”。

filehelper_1453376554714_87.png

14.jpg

在和车有关的O2O领域内,洗车并不孤独。除了洗车O2O折戟沉沙,互联网班车也铩羽而归。尽管在早期表现出迅猛势头(在一轮天使融资的前提下),实现了130条线路和日订单5000单的数字,并且每班车的上座率都超过70%。但仅运营半年后,考拉班车还是宣布了停止运营,与滴滴打车合并。

同E洗车一样,考拉班车CEO对关闭公司的解释也是“资本市场是唯一影响因素”,也即新一轮融资失败。但相比E洗车树倒猢狲散式的关停,考拉的停止运营似乎更多了几分悲壮色彩,尤其是其CEO那份名为“致梦想赞助商的公告”的公开信和一众员工们的纷纷缅怀悼念,更是增添了考拉班车的悲壮色彩。

细看下来,表面上看他们死于“资金链断裂”,但得不到资本市场认可的背后,除了人为无法左右的资本寒冬到来以外,也有其商业模式不够成熟、商业逻辑难以走通的阿喀琉斯之踵。

15.jpg

小结在初创阶段,烧钱攒客户迅速培养用户新消费习惯无可厚非,但洗车是一个非刚需非高频的市场,通过几乎零利润的上门服务来实现后续保养、维修、保险、救援等高附加值的项目产业链的闭环只是一厢情愿。

而互联网班车虽是上班族的高频需求,直击用户痛点,但却困于滴滴已经在出行同类需求中稳稳占据了最高频也最核心的那一个,而服务层面又难以形成更多的差异化,这样一来,最终无论考拉在班车这项业务上做得如何出彩,都很可能难逃成为滴滴子集的命运。

雅虎中国想当年,看我虎踞神舟何等威武。

filehelper_1453376620401_26.png

16.jpg

作为互联网界的骨灰级公司,雅虎从其诞生之初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也是首批进军中国市场的全球互联网门户网站。作为互联网的第一代创业标杆,雅虎对互联网的发展功不可没,制定下了互联网行业全世界都认可的通行证——开放、免费和盈利。这些探索深刻改变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影响直至今天。

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演变发展,以及Google和Facebook等的后来居上,外界渐渐发出对雅虎“尚能饭否“的疑问。2005年8月,中国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收购。2013年,雅虎又停止在华邮箱服务。而就在2015年春天,雅虎决定关闭在北京的研发中心,欲出售其核心业务。昔日一代霸主,如今只落得一个日薄西山的景象。

17.jpg

某种意义上,雅虎的衰落,也是一种符合客观规律的必然。雅虎兴起的时代,是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代,也是门户的时代。而随着互联网的信息爆炸和更加多元化,在互联网价值链顶端的产品形态,早已从门户渐次演变为了搜索、SNS、移动通讯甚至是电子商务。

然而,就如同那些熟悉的故事,你曾经的核心竞争力在下一个改变早已发生得天翻地覆的时代里,必然将成为你最大的绊脚石。

对雅虎,自门户时代以后,它似乎就再也没能再回归到互联网的领军集团当中来。

在中国,就更是如此。从被阿里并购到关停Email到关停北京研发中心,甚至是,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在国内主流的一线互联网战场上看到雅虎的身影,无论如何,雅虎从行业先驱到如今,悲情泰坦尼克般的这10年,都是难免令人扼腕唏嘘。

18.jpg

小结从移动战胜PC,到ARM挑战intel,再到曾风光不二的Nokia被扫地出局,我们目睹了太多不可思议的颠覆和被颠覆。互联网的残酷之处就在于不管你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只要跟不上节奏就只能接受死亡的结局。

当人们开始往谷歌寻找答案,前往Facebook上关注朋友动态,上移动端浏览新闻,雅虎却在门户的十字路口上举棋不定,当它开始意识到移动转型的必要性,显然已经为时已晚。

在对手的频频出击下,雅虎陷入被动的挣扎,完全失去自我定位,什么都做,但什么都没有做到最好。旗下的Inktomi远逊于Google,虽拥有Flickr和Tumblr,但仍远无法赶超Facebook,以雅虎中国而言,即便以门户论,它也难敌国内的网易新浪。所以,雅虎不得不拖着其久病成疾的身躯彻底与中国市场说了声再见。互联网总是潮起潮落,人聚人散。然人主善始者多,克终者寡,谁又说得清我们今天还在看到甚至使用着的产品不会是下个我们祭奠的对象?

一千多年前,唐太宗有云“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在朝不保夕的互联网时代,借用唐太宗的话与诸位互联网创业者从业者共勉之。

文章资料来源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腾讯科技网网易科技站长之家

友情提示:

三节课1月各种线上线下课程已全面开启报名。

1月9日&1月24日,三节课口碑最好的2016年第一期线下产品实战营+运营实战营正式开营!

1月23日,三次元沙龙,3位在行大咖与你线下有约!

1月16日&17日,据说只有不到3%的人才有资格报名参加的第4期三节课产品马拉松即将展开新一轮血战!

整个1月,更有多达8堂在线课等你来抢座学习!(其中2堂已结束)

立即开启抢座学习模式,请猛戳“阅读原文”。

评论(12)
阅读(5498)
文章评论

请您,再发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