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首页
黄有璨:互联网运营从业者必看的3大忠告
黄有璨    2018-03-14 11:51:32

阅读本文可能需要花费15分钟,但内容价值和指导意义较高,建议认真阅读。

 

对于很多工作年龄在5岁以下的互联网运营从业者来说:

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以及如何学习,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互联网职业环境下获得更快速的成长是个永恒的刚需。 

但与此同时,在选择职业方向时充满迷茫、以及满世界看了一堆干货听了一堆课程之后并无卵用的状态却并不少见。 

所以,我想要借这篇文章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认为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我将会围绕着这样三个问题依次展开来聊——

  1. 我们在不同在阶段,到底应该去重点学习和提升哪些能力?该学些什么?

  2. 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才会更有助于自己的成长?

  3. 怎么判断你要学的东西好不好? 

以下,逐次展开。

 

一.运营从业者在不同阶段,到底该重点学习和提升哪些能力?

不妨先直接来看一张图。

这张图,是源自于我们过去3年时间内累计给超过10万个运营从业者讲过课程,也认真研究过他们的状态之后才得出的一些思考与结论。

我们认为,运营从业者在大面上的职业成长,可能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来看。

 

第一个阶段是0-1岁,也就是工作经验还不足1年,从门外汉、小白到刚刚入门这个阶段。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一个0-1岁的运营新人或者是一个运营实习生,通常在进入一家公司后最常需要面对和承接的具体工作内容可能会有哪些?

我们能够第一时间想到的典型场景或许包括——

  • 老板突然丢给你十几个用户群,说让你帮管一下,你能不能管好?

  • 老板今天说有个产品要上线需要去找个渠道投个广告推广一下,你能不能快速找到渠道完成洽谈往下执行下去?

  • 老板甩给你一个粉丝几万的微信公号,跟你说这个公号3个月没人管过了,你来管一下吧,看看能不能帮我们卖点东西出去,这时候你是否知道该怎么做?

  • 老板说我们下周要做一个线下活动,你能不能快速高效的做好所有活动前后的执行动作?

因此,这个阶段你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当老板把一些最基本的运营类执行推进的工作丢给你时,你是否能够具备较强的推进执行能力,确保事情能够被高效推进。

因此,这个阶段里,一个运营新人最应该关注三类东西:入门技能+执行力+基础认知

 

1. 入门技能,可能包括了一些常见的文案撰写思路,一些常见的活动玩法,一些基本的推广动作怎么执行落地,一个微博或微信公号怎么搭建起基本的维系框架……等等。

2. 执行力就不解释了,能不能快速而高效的把上面这些工作推进得更好就对了。

3. 而基础认知,则可能是一些基本行业专有名词和概念吧,比如你要是连什么是转化率,什么是UV和PV这些都不知道就要去做运营的话,还是会遇到的障碍还是挺多的。

 

但相对来说,你在这个阶段绝对不应该花许多时间去了解很多看起来高大上的方法论和概念,要知道,在这个阶段,类似“战略”、“产品生命周期”这样的概念,只要它们无法被你用于去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则它们对你而言就很可能并无卵用——没有一家公司的老板会招一个新人来天天跟自己探讨战略和产品生命周期这样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则是1-4岁。

我们认为,一个运营,到了1-4岁这个阶段,可能更应该让自己身上能够具备一些“多面手”的特质,而不是让自己的能力面变得过于狭窄,否则你很可能会在持续变化着的互联网这个行业内可能会面临着更多的焦虑和不安。

举两个例子。

2013年前后,那时候正是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人人都在做APP,那个时候,一个能做好APP推广的运营,八成会是非常值钱的。但到了今天,2018年,可能已经没有人再做APP了,试想一下,如果你只会做APP的推广这一件事的话,你觉得你的未来在哪里?

假如今天你在一家互联网医疗的公司工作,你做的事特别聚焦,就是去大量拓展二三线城市的骨科和内科医生上来到你们APP上接受咨询,你很长时间里在做在关注的都是这一件事,也只能干好这一件事,那么假如有一天你所在的这家公司倒闭了,或者这个业务被砍掉了,现在让你再出来找工作,你觉得你能去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做些什么呢?你还能找到一份“专门去拓展二三线城市的骨科+内科大夫”的工作吗?

所以,对于1-4岁的互联网人,我认为优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让自己尽量去掌握一些通用的,“无需依赖于特定’环境’或’工具’的工作方法或技能”。

换句话说,同样在“运营”这个职业下面,其实存在着一些工作方法和能力,是你一旦掌握了之后,无论你进入到任何一家公司,更换到任何一个行业,服务于不同的产品形态,你一定都能用得上,一定都能让你去发光发热的。

这些工作方法和能力,典型比如:文案、项目管理、常见的第三方推广操作逻辑、基础的数据分析、常见运营指标的管理与拆解、常见活动的策划和运营执行落地……等等。

所以,在1-4岁这个阶段里,我们建议对于一个运营人来说,最佳的选择,就是要把这些常见的通用技能至少都要修炼到60-70分,能够做到但凡有相关工作交到你手中,你基本都能完成到及格水平以上,一旦你能做到这一点,可能你对于“变化”和“不确定”的焦虑和恐慌可能会减轻很多。

 

第三个阶段则是4-7岁。

如果说1-4岁这个阶段,一个运营最好是能够让自己“没有短板”,到了4-7岁这个阶段,一个运营最佳的选择则可能是要找到一类问题或一项能力,让自己在相应领域的“长板”变得足够长,以至于能够胜过90%以上的人。

我的理解是,当你对于一项技能或工作方法已经可以做到“精通”,能够胜过70%以上的人,“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做的东西不一样”的时候,你将拥有一种可能:任何时候当你的业务陷入困境时,你都能够依靠这项技能为自己撕开一个突破口,从而避免业务持续在你手中停滞不前的局面。

比如说,一家网店,无论是其售卖的商品足够便宜,每天推荐给你的商品足够精准,店铺装修设计足够精美,店铺商品文案写得足够好,店铺的客服MM足够逗比有趣,最终都将有可能吸引到你成为它的顾客。

另外,一旦你在一件事上能够胜过90%以上的人,你可能将会慢慢成为一个领域内的“头部选手”,而“头部法则”始终都在发挥着作用,一旦你能够成为一个领域内的头部,你一定可以获得这个领域内最多的红利,N多资源都将会自动向你倾斜。 

因此,到了4-7岁这个阶段,一个运营最优的选择,可能是找到一项特别有价值的能力,比如上面图中的内容、推广投放、Growth Hacker、大规模用户的管理与运营等等,在上面不断精进直到炉火纯青,拥有属于自己的绝对长板。 

与此同时,从1-4岁到4-7岁这个阶段,可能还有一些软性的能力是需要去着重关注的,这就是一些思维方法、底层逻辑和宏观业务理解层面的东西。

举个例子,你能否根据一个产品的业务类型、发展所处阶段、当前市场上的竞争格局等等变量能够迅速判断清楚该产品当前的运营核心关注点应该是什么,并随之可以规划出来一套完整的运营策略和打法,这就是是否具备了“宏观业务理解”的区别。

再举个例子——

有两个做电商的人,各自都做得还不错。他们在分别给我分享自己的店铺经营方法论时,大概各自是这么说的——

A:

在淘宝做店铺运营,核心逻辑就是:如果钻展和直通车的效果和获客成本你能做得很低,能蹭上不少淘系的站内资源,再加上客服转化效率够高,基本你就能把一款产品推爆,再往后如果考虑扩品,就通过爆品导流就好了。

B:

做电商的运营,我总结下来其实需要考虑这样几个维度。

第一个,是商品的运营。比如一款女装,从上架之初到最后退市淘汰,它会有自己特定的生命周期,你需要关注和考虑在这个生命周期内什么时候出货多,什么时候出货少,哪个阶段该备多少货,哪个阶段要开始清仓,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管理好销售、货源和供应链,确保你能在这一个商品上获得最大利润。即使非季节性产品,也会因为产品迭代和需求的变化,经历同样的生命周期,因此,商品的运营和管理是我们最重要的基本功。

第二个维度,是店铺的运营。通常来说,一个店铺不太可能只有一款商品,一定是多个商品或者多个品类,所以你需要去考虑和梳理各个商品、各个品类之间的关系,哪些商品适合导流,哪些商品适合创造利润,哪些商品适合放在一起关联售卖,不同品类之间的关系是怎么,如何将单品流量引入店铺,并在店内进行流量分配和流转传递,等等,这些问题在产品规划和运营执行前需要先考虑清楚。

第三个维度,是大节奏的把握。其实就是你要知道你所在的这个行业的风口和趋势规律在哪里,如何借助节奏让店铺发展更快一些,抢占有利位置,实现弯道超车。比如如果你做女装,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换季一定是恒定的,且每到此时用户心里也一定是蠢蠢欲动的,如果你能提前做好准备,在正确的时间节点上做好正确的动作,上新-推广-打爆-甩货,踩准节奏,一气呵成,一定能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收益,也给店铺来年的运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再比如,从整个行业或者大电商平台来看,每年其实大风口式的节点就是平台级的大促活动,比如:6.18,双十一,还有双十二。这当中,如果你做淘系,双十一是重中之重,一定是需要提前布下重兵拿下的天王山之战。如果双十一没做好,你可能直接会损失掉一年中30%以上的销量,在淘系这种竞争充分的平台,你退我进,这一役的失利还会给次年的运营增加难度。

你能看到,A和B两个人,同样做电商,但对事情理解的深度会有很大区别,A在关注的也许还是“怎么利用淘宝获利”,而B在关注的则已经是“如何针对N多商品的大盘来规划好一个生意经营的逻辑”。 

相比来说,你会发现,A其实可能很难把ta现有的经验复用到其他行业中去,但如果是B,现在假如让ta去操盘一个实体生意,又或是进入到另一个行业去做运营,我相信会有更大概率ta能够做好。

这就是所谓“底层逻辑”带来的差别——一些理解了一些事物最底层最根本规律的人,总是会发现,这样的规律其实常常是能够指导他们更多的行为能够变得更好的。切记,到了一定阶段,在一个领域内,与其关注方法技巧,我们更需要:找到那些少数能够基于它演化出众多创新的关键规则+深刻理解这些规则。

所以,思维方法、底层逻辑和宏观业务理解,是从1-7这个阶段里一个运营需要持续去关注和渐进式养成的另一个东西。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7岁以上,真正到了这个阶段,理论上一个人的成长就更多是格局、资源、对商业的理解等等这样的一些东西驱动的了,这部分我们就不展开讲了。

另外,围绕上述阶段2中讲到的“通用能力”,我们不妨再引申出两个关键词——

1.通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

2.岗位专有工作能力&工作方法。

具体解释下这两组词。

像之前提到的,在互联网业内,“运营”这样的职业序列下,存在着用户运营、社群运营、新媒体运营、推广投放、活动策划等等在内的N多岗位,你会发现,在这些运营岗位之间,关于如何写好常见的文案、如何做项目管理,如何做一些运营指标的管理和拆解等等在内的一些工作内容,是所有这些岗位都共通的。

但同时,也许做电商运营的同学需要更多了解一个网店的品类运营怎么做,怎么能够通过活动大量蹭到大平台的流量等;负责专门推广投放的同学需要知道当我手里有500万需要在1个月内花出去的时候,我到底怎么才能更好的把钱花出去且还能花得高效;负责大规模用户运营的同学可能需要知道怎么搭建一套用户激励体系和用户分层运营模型等,这些,是只属于这几个岗位的“专有工作能力&工作方法”。

所以,结合上面说到的“先补齐短板再找到长板”的逻辑,或许还可以总结出来两个建议——

  1. 对于4岁左右的运营同学,建议“通用能力”是一定需要掌握的,一方面,掌握了通用能力,对于进行各种“专有能力”的学习,可能会更加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就像上面说的,如果还不是那么确定自己将来到底会Focus在哪个岗位上,优先加强巩固自己的“通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可能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更有利;

  2. 对于4岁以上的同学,尽量要至少掌握精通一项“专有能力&工作方法”。

讲到这里,或许可以弱弱介绍一下我们在三节课所设计搭建的一套课程体系,不喜可直接跳过往下看。 

基于上述的很多理解,我们在三节课从2017年下半年以来,重新梳理了自己的课程体系。 

以运营这个品类为例,在我们当前的课程结构中,每一个品类(比如产品和运营就分别是两个品类)下的课程被分为了“通用能力进阶课程”和“职位课程”两种,前者面向“通用能力”的提升,往往又会按照典型从业阶段被划分为P1、P2、P3三个阶段,逐次进阶,就像下面这张图所展示的,P1课程聚焦解决0-1岁运营同学的入门技能+执行力+基础认知提升的问题,P2课程聚焦解决1-4岁运营同学的通用能力补齐的问题,而P3课程则主要解决2-5岁左右的运营同学在一些结构性思维方式、宏观视角、运营策略制订和整体运营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而“职位课程”则聚焦解决特定岗位下的“专有能力提升”问题。

整体三节课在“运营”这个品类下的课程体系,不妨参考下面这张图。

我们认为,这样的课程设计和课程体系,会有助于运营人们的学习更高效,也更有针对性,帮助大家节省大量时间。

二.运营从业者到底该如何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

上面讲的是关于我们到底该“学些什么”,下面具体讲讲“怎么学”才会更好。 

我们不妨先给“学习”分个类。

在我看来,学习行为,依据其学习深度和最终为“学习者”本人带来的价值导向,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叫做“给予启发”。即,我听到或看到的某个点在电光火石间突然给予了我某种启发,让我感觉“卧槽原来是这样啊”。

典型像我们参加的绝大多数行业沙龙,听的大部分讲座,看的大部分书和干货文,甚至参与过的部分课程,基本能够帮我们解决的,都是这个层次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叫做“构建一套健全的知识理论体系、思考逻辑或工作方法”。即针对某个具体领域如产品经理、互联网运营、品牌营销,甚至是历史、物理学等等方面,有人给了你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思考脉络或工作方法,有了它之后,你将具备能力去解释相对领域内出现的诸多案例和现象。

譬如,看到斯巴达300勇士的营销结束后却没有人能记住其背后品牌的名字,你就知道是因为“活动内容”本身与“产品所提供给用户的核心价值”并未产生相关性。又或者,看到一条大街上的脏乱差现象和相隔不远的另一条街却整洁无比,你就会知道这可能是“破窗效应”导致的结果,等等。

这个层次,对于体系化的方法论和知识结构有较高要求,从学习内容来说,目测仅有一部分书籍和课程可以做到。

 

最后一个层次,则叫做“提升具体能力”。即最终实实在在的对某项技能的提升负责。

所谓“知识可以被学会,而技能只能被习得”,既然要培养能力,就必须加入实践练习和教学服务了。换句话说,用户的能力提升,是经由反复多次的训练或称“刻意练习”,并经由多次反馈持续调整过后,所自然而然获得的结果。

这个层次,既对方法论和课程内容有要求(必须可落地),还需要加入较重的教学服务来帮助学员,只有少部分课程可以真正做到。

如上图所示,当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知识付费”产品,其产品本身所提供的价值,基本都集中在“给予启发”这个层面上。

有了这三个对于“学习”的基本认知后,我想通过2个故事来分享2个道理。

故事1:

过去一年里,我输出过很多干货和案例复盘,按理来说质量都还挺不错的,比如说这一篇:《脉脉“知识裸捐”霸屏营销背后的逻辑与思考》

不少人都会通过三节课公号后台给我留言,表示感谢。但在各种留言中,又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两种我经常见到的两类留言——

1.老黄你好,你写的这些案例复盘感觉都是干货啊,对我帮助非常大,特别感谢!但是我想问,我现在还是一名传统线下实体店的从业者,我想要真的转行去做运营的话,到底该从哪里入手呢?

2.老黄你好,我是一位新媒体运营从业者,看了你写的《脉脉“知识裸捐”霸屏营销背后的逻辑与思考》后,对我帮助特别大,我正好上周牵头在公司内部去做一次线上的传播推广,整个过程基本参照你的这篇文章梳理了活动流程,也规避了一些问题,最终整个活动的落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拉新方面的产出相比我们之前的活动提升了3倍!!特此前来表示感谢!!

怎么样?上面两类留言,是否有让你感受到一些不同?

再分享个事。

前两天,正好跟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我们都在得到上订阅了“李翔商业内参”,席间我们谈起阅读这个专栏的感受。

朋友A说:我几乎天天都听,有些地方还是比较有启发的,但老感觉听完了就过去了,啥也没记住。

朋友B说:我差不多每周听一次,但感觉价值也不明显。

这时候,我说:我跟你们不太一样,我听得不算多,偶尔3-4个月会翻出来听几条,但每次听都有挺大价值的。

比如说,上周X月X日的那条,里面提到马云对于“新零售”的一些观点,我听完后直接记录下来了,后面写文章时就直接用到了。另外,李翔提到的一个关于从事创意类工作如何更好规划时间自己,平衡一下“需要长时间深度专注投入”和“需要持续与外界交流获取灵感和信息”之间矛盾的方法,我听了之后也马上就照搬直接用上了,这两周下来,我觉得对我个人的效率提升帮助还挺大的。

怎么样?是否又感受到了一点点不太一样的东西?

这就是我想要分享给你的第一个重要的道理:你得到的启发,永远都只有在你找到了某些“致用”式的场景和出口,将其加以应用之后,它才能真正给你带来价值,或者说这种“启发”的价值才能被最大化。相反,如果只是在产生了一点点电光火石般的兴奋感后就再无其他后续动作,这样的“启发”,其实也就跟磕了药后会瞬间飘飘然好一阵的感受是一样的,但药效退去后,你仍然什么也没剩下。

 

故事2:

我发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身边的许多高人们,如傅盛、李笑来、小马宋等人,现在在“学习”方面的投入占比,往往是70%左右的时间去关注“获得启发”,20%左右的时间精力用来关注“构建某些新的知识体系”,而仅有不到10%的世界精力用来“提升具体技能”。 

 

我后来花了一点时间思考,也跟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交流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答案是这样的——

对于这些高手而言,他们在“能力”方面都已经有了自己很明确的长板和短板(比如小马宋就是喜欢写作,但不喜欢讲课),所以,其实关于“能力”方面,他们只需要考虑把自己的长板发挥到极致就好,而往往无需再考虑去补齐自己的短板。就跟罗永浩说的似的,什么事你不擅长干,就找一个擅长干的人来帮你解决掉就好了。

另外,他们自己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甚至商业方面,也往往都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较为成熟的方法论和认知,所以,除了一些完全全新且大家又不得不关注的领域(如人工智能)他们需要去补充一些知识体系之外,其他方面,他们基本可以不用考虑“知识体系”的事情。

与此同时,他们所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也足够多。于是,不断“获得启发”,对于他们而言,就成为了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举个例子,他们身上典型的状态可能是接近于这样的——

傅盛今天看了2篇文章,从中获得了6个启发,其中4个他发现自己可以在企业管理、产品设计、投资、平衡生活和工作节奏方面直接应用起来,且这些也正好是他最近在考虑的问题。于是,他迅速通过跟团队沟通、改变自己的日程、设定目标等方式迅速将获得的启发尝试应用于实践。

实践了1个月后,这些启发有的带来了成果,有的则产生了新的问题,于是,有成果的傅盛可以加以总结提炼,产生了新问题的,傅盛开始重新去求解……但无论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创造和产生了很多价值,自己也获得了很多收益。

 

而对于刚刚进入职场,甚至还没有进入职场的小白们来说,情况可能则正好相反。

一个想要做运营的小白,也许应该优先考虑“我是否能够具备某些能力到一家公司去做好一些执行类工作(譬如微信微博的维系、用户群的管理等)”,然后再试图搞清楚“运营到底是个什么逻辑,背后有没有一套可以贯穿始终的知识体系和指导工作方法”的问题,最后才更多关注“我能从哪些地方获得多少启发”的问题。

 

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初阶选手,也许你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把你的时间投入比重正好跟高手们调转过来。

比如说,你应该花60%左右的时间来“提升能力”,30%左右的时间精力用来关注“构建某些新的知识体系”,而仅有不到10%的世界精力用来“获得各种零散的启发”。 

这也是我想要分享的第二个道理:那些高手们都在采用并受益匪浅的学习方法,或者高手们都在说好的学习产品,也许并不一定适合你。你需要具备一点判断能力,才能更好从各种学习行为中获得收益和成长。

所以,不同阶段的运营同学,分配在“得到启发”、“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提升”方面的学习权重应该是不同的。至少对于0-5岁的运营同学来说,我觉得90%以上的人都应该把自己的大多数时间用于“提升能力”导向的学习。

 

接下来又有一个问题——如果我已经明确了我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进行“能力提升”型的学习,我具体又可以怎么做?

上面已经明确了,对于职业技能型的学习,如果只是光听课,一定是没啥卵用的,你还得大量练。且最好是能够进入到一些真实的实践场景中去练。 

在这个前提下,假如找到了合适的学习内容,常见的学习方式有两种:

1.自学;

2.教练式学习。

自学就不解释了,它相对自由灵活,成本也比较低,但基本上只适合于自制力极强,或者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极强的选手。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学习还是需要有人督促有人指导的。

于是有了另一种方式——教练式学习。

所谓教练式学习,就是类似于你请了一位健身房教练一样,ta首先会告诉你如何去做好一件事,然后在你实践的过程中还会给你许多反馈,告诉你哪些动作需要改善修正,并会与你有更多互动,比如帮你找到更多同伴一起练习和学习,鼓励和鞭策你坚持下来之类的。

相对来说,毋庸置疑,教练式学习对于大多数人一定是更有效的方法。

然而,在我们所处的互联网行业,也存在一个问题:“教练”可能天然是稀缺的。甚至,我们想要在某个领域内找一个靠谱的“教练”都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试着想想看你写了一组文案想要找人去指点你会有多难你就知道了。

如果你真的能够找到一个教练能够密切指导你的实践和练习,请一定要珍惜。

 

也基于这样一个认知,在三节课的教学体系中,我们也开发出了两种学习模式:自学班和魔鬼训练营。

自学班就不解释了,倒是可以说说三节课独有的“魔鬼训练营”。

某种意义上来说,魔鬼训练营就是希望最大程度实现“教练式学习”的效果,它有几个特点——

1.高强度实战练习,基本上你每花1小时听课,都要求你必须要花4-5小时去练习和做作业,并且所有作业都基于真实的互联网公司真实案例;

2.班级制,有班主任带班,有固定学习计划,有班级内主题讨论,班主任会狠命督促你做作业,长期不完成作业的,可能会被直接劝退;

3.邀请往期优秀学员作为助教对于现有学员的每一份作业都进行1对1批改和点评,完成不好的会要求重做;

虽然我们暂时没办法做到让行业内顶尖高手们去一对一的给你指导,但是我们已经尽最大努力去实现“教练式学习”的效果。

这里可以透漏一些数据:从三节课的数据来看,三节课的魔鬼训练营平均完课率在60%以上(我们对“完课率”的定义是所有课程都看完,且所有作业都有提交),而自学班的完课率则仅有不到15%。同时无论是从学员反馈,还是我们的后续跟踪数据来看,魔鬼训练营的学习效果都远远要高于自学班,这充分证明了“教练式学习”的价值。

 

三.怎么判断你要学的东西好不好?

最后,再分享一个话题——假设你已经确定了要学什么,也确定了学习方式,那到底如何判断你要学的课程或内容是不是“真材实料”?

这里也有几个小的建议给到大家——

第一,要判断这个课程的老师是否“有料”。这里可以从两方面去评估,一个是老师有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工作经验),这里看老师的背景和履历和ta做过些什么项目就能大致看出来;另一个就是看这个老师是不是善于去总结和提炼,能够把自己的丰富经验总结成独到的方法论,然后拿出来分享,这个部分可以看一下老师之前以前公开发表过的文章或者是演讲,来判断ta是否善于总结,是否能够深入浅出的讲清楚一些概念。

第二,要判断你要学习的内容是否逻辑和层次清晰,易于理解,能够指导你的具体实践。

要知道,互联网业内有很多工作方法和职能都是很复杂的,如果大的课程结构和逻辑梳理不清楚,很容易导致人越听越晕,越听越不知道如何着手实践。

 

这里也有几个关键建议——

1.建议认真避免“百科式课程”。所谓百科式课程,就是课程里讲的跟你上百度查到的东西差不多。比如一个产品经理的课程,如果只跟你讲了产品经理是什么,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需要具备哪些重要的素质就结束了,这就是典型的“百科式课程”; 

2.避免“纯分享型课程”。比如说一个课程,只给你分享了3个案例,跟你讲这个案例是什么,当时怎么做的,牛逼在哪里,然后讲完就完了,这就是典型的案例分享,但你听完后,很可能还是不知道自己怎么才能做出来这样的案例。

 

这里也可以分享下三节课对于一个课程的基本认知和坚持——

一个课程,不仅要讲What和Why,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能够指导大家实践落地的How。因此,我们所有的课程,一定都要求不能仅仅只是“开拓视野”和“启发型”的课程,一定要是“可练习”的。

为了判断这个问题,建议你可以花些时间去研究一个课程的大纲和介绍,也听听以往学员的评价,可能的话,最好自己能找1-2个过往学员具体了解下,到底这个课程的价值更多是“启发”,还是“可指导实践”。

最后,你还可以判断一下这门课程对于实践指导的价值有多高。

这个就简单了,重点看一下课程引用的案例、作业练习等有多新,有多有价值,有多独特,是不是真的完全贴合于你的实际情况就好了。

以上,算是整体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最后,请让我们严肃认真的插一个硬广:

我们自认为三节课的所有课程,都是在符合上述认知的前提下被开发出来的,我们也对于它们能给你提供的学习价值和帮助充满信心,所以,我们愿意在此向你认真推荐三节课的运营系列的全部课程。现在来看,它很可能已经是整个行业内口碑最好,也最能对学习效果负责的课程。

当然,在你决定报名三节课的课程之前,我也仍想引用两张曾经出现在《运营之光》里的图——

我们深知,“学习”类产品对于用户的最大成本其实是用户的时间,而肯定不是钱。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样。

有时候,“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彼此相互打动的过程。 

所以也希望你知道,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来参加三节课的课程。希望你能知道,在三节课,往往对待“学习”这件事更认真一些的用户,我们也才会更愿意认真待你。 

希望有缘与你相遇,给你些许帮助。:)

 

《互联网运营系列课程P1》(适用于0-1年,希望转行的同学)

开课时间:4月26日20:00   

仅剩名额12个  http://www.sanjieke.cn/shorten/360yyp1

《4周从0系统掌握微信公众号运营》(零基础开始公众号运营)

开课时间:4月26日20:00   http://www.sanjieke.cn/shorten/360gzhyy

仅剩名额10个  

 

 

评论(3)
阅读(7349)
文章评论

请您,再发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