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首页
做一个“不可被机器替代”的产品经理和运营
刘滢    2017-12-07 15:36:48

本文内容来自于11月26日,首届“有可能”互联网大烩,前滴滴出行产品总监,商业产品&策略产品负责人刘滢关于“互联网下半场,如何做一个‘不可被机器替代的产品经理和运营’ ”这一主题的一场分享。

 

做一个“不可被机器替代”的产品经理和运营

 

一、互联网的变化

 

知乎上回答问题有个套路,问为什么的,先回答是不是,问怎么办的,先回答为什么。作为一个知识分享,我们也遵循这个套路,先来看一下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会被机器淘汰的焦虑感,看看这几年,互联网世界中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对于广义互联网来说,首先是PC时代,然后是移动时代,再往后一个阶段是什么呢,这个时候有很多说法了,比如人工智能时代,再比如国家倡导的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时代,我在这里找其中一个维度去定义,那就是物联网时代。

 

PC是电脑在联网,移动时代,是手机等移动便携设备在联网,再往前一步是什么,是万物联网,物联网时代。

 

那这些连接的背后到底是什么。PC互联网是将一个个孤岛的信息联网,移动互联网是通过移动设备将人连了网,我们可以以人的维度组织信息,物联网是将我们真实世界中更多的物品,将观察和生产到的信息连了网,世界上越来越多的黑盒变成了白盒。

 

那我们为什么连接那么多信息?因为我们现在是信息革命的时代,蒸汽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信息是这个时代的能源。那么信息作为能源,它驱动什么,还是机器——广义的机器。

 

比如在PC时代,因为孤岛信息的联网,机器可以取代人去整理和检索信息,比如移动时代,因为人连接了网络,机器的触角就可以随着人进入到社会运转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就可以通过机器去连接分发和促成各类服务交易。物联网时代,当更多的物品联网后,当这个世界对机器来说,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清晰后,他甚至可以直接替代人去做更独立更完整的工作,比如无人驾驶、比如各个场景下的AI。

 

这就是这个世界在发生的变化。随着硬件迭代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我们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致力于消除这个世界所有的信息不对称。当我们收集的信息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丰富的时候,那么越来越多的简单重复的人工工作,逐步被机器替代,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产品化过程。这个过程,这就是我们焦虑的根源。而且,某种意义上,这是个不可逆过程。

 

 

这是大的行业趋势,或者说是这个世界变化的趋势。我们再来具体看一下,在每个公司中,在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中,我们在经历着什么。

 

二、人的变化

 

 

我们把最近几年的趋势放大,上边这张图横轴是时间,纵轴是公司数量。我们可以看到14年是开始繁荣的一年,是大家作为用户和从业者都非常开心的一年,补贴补贴,融资融资。这个繁荣持续到2015年到达了顶点,然后回归理性、回到现在。

 

这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几年,最后在竞争中活下来的公司,组织架构发生了非常大的重组,我这种重组抽象为两类。

 

1.第一类变化:

 

第一类变化,我用三个词来概括,叫做工具化、统一化、第三方化。

 

  • 工具化:在效率的驱动下,以往很多低效的人工的工作开始由产品工具来替代或是提高效率,从数据工具、运营市场工具、甚至技术开发工具。

  • 统一化:竞争年代,各个业务为了跑得快,重复造了很多轮子,竞争结束后,这些轮子开始下沉统一到同一个部门来take,就是以阿里为首提出的大中后台策略。

  • 第三方化:企业发现一些不是自己核心竞争力和壁垒的工作交由第三方去做反而效率更高,各类第三方地推、客服、设计、市场、法务等B2B服务的大量兴起,巨头们也把原本服务自己的东西开放出去,比如各类云服务,最近美团的大象从内部开始开放。这一切都是在顺应之前提到的大趋势,为了效率,所有基层简单重复的工作开始集中化,并被机器取代。

 

2.第二类变化:

 

第二个组织上的变化是,公司成立了很多以业务目标为导向的团队。

 

这些团队是怎么来的呢?开始为了应对竞争,公司成立了很多跨部门的虚拟战斗团队。后来发现,这种组织形式确实可以更好调动资源,更好地达成业务目标。战争结束后,这些虚拟团队固化下来,比如增长团队、growth,还有品控、服务、体验等等。这些团队中的人,可能原来隶属于市场、运营、产品、技术等等不同的大部门,但是现在他们都被一个人lead。对于中层员工来说,工种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原来你可能是技术,但是你特别牛,那你负责增长,这些运营和市场向你汇报。中层的竞争愈演愈烈,危机感开始变强。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时代变迁的节点面临的挑战。

 

在效率的驱动下,基层简单重复的工作将被机器取代,我们不希望自己被淘汰,我们期望自己成为驾驭机器的人。因为有了以业务目标为导向的团队结构,中层工种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竞争更加激烈,我们期望自己拥有更强的目标达成能力,在竞争中胜出。

 

 

三、我们应该怎么做?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希望,具体应该怎么办?我们怎么能够成为驾驭机器的人,我们怎么拥有更强的目标和达成能力?

 

今天我在这里就给大家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策略思维。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和工具,而是一种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竞争力。

 

什么是策略思维呢,我们看一下一个比较官方的说法。百科上的定义比较长和拗口。

 

 

这里我用两个点来定义策略思维,第一,它是效率优先的思维,第二它是自我进化的思维。

 

 

1.效率优先:

 

什么是效率优先,效率优先就是围绕目标的精细化分析,是时刻想着怎么变得更好。

 

我举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运营同学常做的一项工作,给用户推送消息。比如老板说别人家推送的这个消息我很喜欢,你推的我从来不看。比如人家PR的转化率是我们的三倍,你怎么搞的?

 

普通的运营会怎么想?他可能会想:老板,他们花两万招一个文案,你每个月给我八千,我写不出这种调调。或者,他们天天打五折,我们不打折怎么推送?

 

有策略思维的运营同学怎么想?他可能会想:该怎么提示转化率呢,哪些因素影响转化率——推送内容和推送时间。

 

 

我们现在是统一时间推送统一内容,这里有没有问题?统一内容显然有问题,这么多用户,怎么可能都喜欢一样的事情,具体怎么办呢。

 

看看不同的用户喜欢什么,比如:

  • 用户A,之前买过纸尿布,应该推送一些婴儿产品的促销信息;

  • 用户B,经常浏览一些新上市的电子产品,像这次锤子新品上市的新闻就可以推给他。

 

再看下推送时间,统一的时间可能也有问题:

  • 用户C,坐标在财政局,应该是公务员,午后有比较久的休息时间,最好1点左右推送;

  • 用户D,在软件园上班,T恤一买就是一沓,估计是程序员,早上起得晚,应该9点推送,他正好在无聊的上班路上。

 

于是运营同学B围绕着目标提出了非常精细化的优化方案。

 

这就是效率思维的第一步,通过持续寻找不合理和浪费的地方,来时刻考虑如何让效率最大化。

 

大家可能说了,这哪是效率优先啊,我本来就只是写一条文案直接推就好了,现在这样要写300条文案,从早推到晚。我们要记住:

  • 第一,效率的对象是目标和结果,效率是为结果负责的;

  • 第二,我们在信息革命的时代,经历了PC到移动到物联网,我们连接和获取了这么多信息,就是为了能让机器替代人去做这些大量而重复的事情。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阿里都可以让机器做海报,腾讯都可以让机器写新闻了,科技浪潮滚滚向前。

 

怎样让机器帮我们处理这些事情,这就是效率思维的第二步,将工作中的经验沉淀抽象,寻找使效率最优的规则。

 

比如刚才消息推送这件事情,我们参考了用户历史行为,比如下单、浏览、收藏的操作来判断他兴趣,通过他的其他基础特征,预测他的空闲时间,这就是我们工作中的经验。我们需要将他抽象出来,形成让效率最优的规则,然后将规则交付给机器,做那个驾驭机器的人。

 

 

这个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很难,因为我们得时刻跳出原有的角色,原来的能力范畴,站在一个上帝的立场,相信自己无所不能,不断细化地去看这些问题。

 

虽然难,但是面临这样一个时代变革,这是我们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只有越早形成这样的意识,越多地在工作中进行这样的思考,才能越好地将经验沉淀成规则,成为那个最早站出来,最先去驾驭机器的人。这是一个不进则退的时代。

 

2.自我进化:

 

什么是自我进化,我们再回到那个消息推送的例子。

 

在效率优先的指导下,我们细化了推送方案,在此之后看效果。比如这个给用户A推婴儿产品信息的尝试,效果非常棒,但是半年后,效果直线下降,原因是婴儿变成了幼儿。给用户B推锤子新品这个尝试,发现效果并不好,原因是用户曾经浏览过iphone7的耳机转接口,人家是苹果用户,对锤子不感兴趣。

 

这两个例子反应了什么呢?第一,影响效率的规则,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第二,我们认为抽象的规则可能是错误的。因此,我们需要自我进化。

 

 

生物角度的进化,使更加适应环境的物种个体和其蕴含的基因存活下来,不适应的个体逐渐消亡,随着这样进程,物种一步步演化,越来越适应环境,越来越强。

 

在这里,我们提到的进化也是这样的定义,就是时刻收集着针对目标的反馈,能更好地达成目标的部分我们保留下来,不好的部分我们丢弃掉,然后进一步调整方案,随着这样的循环,我们一点点进步,趋于最优。

 

 

比如最近挺多文章说到,成功者们并不都是天赋异禀的,而是他们更有目标导向更自律。可能有同学说这是鸡汤。

 

我再举个例子,相信很多同学,身边可能都有这么几个朋友,小的时候大家一起玩,丢沙包、滑旱冰、去游戏厅,你考第一我考第二,或者你考倒数第一我靠倒数第二。后来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他们在家开大车、卖保险、摊煎饼。而你们是三节课的优秀学员,是著名大厂的资深产品和运营。

 

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不同的未来,因为你们每天都在学习,都在努力地向上成长,每天都在问自己为什么这个活动的效果不好,为什么这个功能没有解决用户的问题,为什么leader这次没有给我晋升。在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在努力进化,才有了这5年和10年之后的不同。

 

自我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比如我们的拉新活动,什么样的补贴方案能达到最高的ROI,我们要持续测试,比如我们的内容推荐,什么样的推荐维度和排序方式能达到最高的点击率。还有push文案、交互方式、运营思路、产品架构,我们所有的这些工作方法论,还有生活中的,我们怎么开车、与另一半的相处方式、怎么教育孩子等等,都可以持续进化。

 

 

 

这个也很难,因为我们要承认和接收开始的自己不是最完美的,然后围绕着核心目标不停迭代,通过一轮轮地进化,让自己的方案成为效果最棒的方案,让自己能够驾驭更多的手段,让自己成为那个拥有更强的目标达成能力的人。这就是策略思维,一种自我进化的思维,带给大家的。

 

 

四、总结

 

这个世界变化很快,而且会越来越快,有非常多的热点。如果去追逐,我们是很难跟得上这样的变化的。我们要怎么办?

 

 

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我们要为了那些不变的东西去努力。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不变的东西是什么,是用户永远都希望以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好的服务,而企业永远都希望更低的成本提供同样的服务。

 

这中间显然是有矛盾的,谁来解决这个矛盾,只能是我们,我们被企业雇佣去服务用户,我们是矛盾的连接者。

 

 

那我们要怎么办?我们再来看一下矛盾,更好的服务更低的成本,要怎么解决,只有效率,只有更高的效率才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效率优先、自我进化的策略思维,是这个矛盾永不过时的解决方案。(完)

 


 

扫描下方二维码,后台回复“12063”,即可获取本场分享的PPT。

 

评论(1)
阅读(2096)
文章评论

请您,再发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