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早期,贝索斯有一个奇妙的发现。
他年近三十,生活在互联网大潮来临的时代,这时候上网还是个稀奇事儿,但是贝索斯发现上网用户正以每年2300%的速度增长。为了抓住这个机遇,他马上列出了20多种可能在网络售卖的商品。最终他选择了标准化程度高、好运输并且人人都需要的----图书。
尽管亚马逊从图书发家,但是雄心不止于书店。1994年成立后,亚马逊已经涉及除了零售之外的多个行业。
从最开始,好像贝索斯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来促进亚马逊的增长。但他从一开始就坚持客户导向,这成为他如此快的实现商业增长的利器。他宁愿牺牲一些短期利益也要坚持好的客户体验。
当我们更深入的挖掘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一些执行上的细节注定了他显而易见的成功。每个公司都希望能够做到,但是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这样的决策框架来支持他们这么做。
尽管亚马逊是一家庞然大物,但是他们的核心理念非常简单,我们也许能够偷师一二。
我们每天都要受环境的影响做出或大或小的决策。
每个决策都要花时间和精力,我们每天承受巨大压力的经常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资源。但为了缓解压力,我们有时候被迫不得不选择一个次优的方案。
问题在于我们经常直觉性的下决策的时候考虑的不是影响面,而是随机性的时间。即便是有些事情不那么重要,甚至我们可以等很久再做,但我们却迫于周围的压力做了这件事情。
贝索斯在2015年的亚马逊致股东的信中写到,决策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决策是能够影响到战略的重要决策;第二种是不那么重要但是很有可能在某种情况下变得很重要的事情。在亚马逊任务是根据影响面来决定的,他们把所有第二种决策交给基层员工来做,第一种决策则交给高管们。
很多大公司内部对决策的重要性定义不清楚,所以他们往往为迫在眉睫的事务困扰,但是对真正重要的事情漠不关心。这个简单又使用的原则甚至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为我们往往容易把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弄混。
你的大部分时间应该花费在第一种重大决策上,第二种决策也需要处理,或者分批稍后再处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决策变成自动化的。数据越多,系统越智能。
亚马逊也投入了不少资源来建立智能化系统,它们能自动化的调研、试验,并且收集到大量的数据来进行自动化的决策。
尽管这非常节省时间,但是贝索斯指出了不足:
好的流程帮助更好的服务客户,但是一旦你疏忽大意,这个流程就会变味。在大公司里这个十分常见,流程变成了处理问题的代理。你不再关心具体的产出结果和具体的问题,而只是关心你的流程是否正确…流程并不是问题也不是结果。我们要经常反问自己是我们控制着流程,还是流程控制了我们。
公司往往能够提供不少流程化的决策依据,很多都是依照以往的经验归纳的。我们仅根据平均值或者他人的只言片语就做出了决策。这种决策模式的缺点是忽视了不同环境/场景的影响。譬如,如果我们随时学习现在的知识,我们很快就要被时代淘汰。同样的,在决策时清楚的关联时机,场合,行业的动态尤为重要。
这个世界随时都在变化,认为前人总结的方法和经验能够在随时随时适用是非常可怕的。好的决策往往能够在细节和变化中更胜一筹。
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决策,经验或者流程往往奏效。但是在重要第一种类型的决策上,需要从最底层开始思考问题,考虑更多复杂的环境因素。
对于大部分决策来说,过了一个临界点,信息和时间会提供副作用。
比如,你在一件事情上花的时间越长,你能从这段时间里获得的回越来越少,并且失败的成本越大。十有八九,不断的改进会在一段时间后遇到瓶颈。就像创意永远很难达到完美状态一样,细节的打磨和完善会花费掉你大量的时间,性价比不高。所以不要等到十全十美再发布,而是要在发布后根据反馈不断优化。
这样做不仅能让我们时刻受到激励,同时确保我们不会一条道走到黑。任何一个重大的决策都是关乎未来的重要决策,要随时准备改变。在这个变化太快的世界要做出来完美和不变的决策是不可能的。
人们常常认为所有的选择都是独立的,但实际上结果会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变化,我们需要及时的调整。
对于贝索斯和亚马逊来说,当一个产品完成70%就可以发布了,并且他们会花更大的精力在发布后的优化上。这个原则让亚马逊快速成功并且也保证了每一个产品的质量。
这就是为什么亚马逊能够如此迅速的进入到众多领域的秘诀:行胜于言,量变引起质变。
不断优化总比一事无成更好,确定一个发布原则然后利用反馈尽快提升你的产品吧!
选择改变人生,一个优秀的决策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扫平盲区。亚马逊是当代最伟大的公司之一,它成功的秘诀是它的优秀决策模式。我们往往凭直觉决策,忽略背后的逻辑而盲目决策很常见。但是要知道人人都有认知边界。优秀的决策模型帮助我们越过边界,隔绝噪音前进。
哈利波特里邓布利多校长说,选择比努力重要。虽然不绝对,但是我们必须正视选择的力量。
你有做过什么改变你人生或者现在想起来还很激动的选择吗?你有什么遗憾吗?可以在下方评论区和我们聊聊啊~
好啦~下期翻译团我们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