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首页
当我研究了100+篇关于“中年危机”的文章后……
郭佳佳    2017-11-02 10:43:21

 

本文作者郭佳佳,三节课新媒体运营,为越蹭越热投稿。

 

 

这段时间,朋友圈的人又遭遇“中年危机”了。

 

从黑豹乐队的保温杯再到公众号@36氪发表的被多个平台转载的文章《人到中年,职场半坡 | 深氪》,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中年危机”都会被人拿出来讨论一番。

 

大家在谈论“中年危机”的时候,到底是在谈论什么呢?类似于这种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朋友圈爆发的话题,新媒体运营者都是如何选择自己的话题角度,写出适合自己公众号定位且能够引起传播的文章呢?

 

这两天我阅读了超百篇的关于“中年危机”的文章,将其归类后,我发现这些文章大致可以分为6类:

 

1.热点追踪类

 

在“中年危机”这个话题下,很多追热点的文章多是《中年危机的8大表现,你看你中了几个?》、《原来中年危机是这样的表现》这样的感觉。

 

这些文章是在爆出“中年危机”这一事件的时候,立马跟上这件事情,抢速度出文章,不用深刻地评论或者分析,只需要将事件前后讲述清楚,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读者第一时间有共鸣感和参与感即可。这类文章的特点是具有时效性,一定程度上抢占第一波流量,牢牢占据读者话题讨论的制高点。

 

而且内容结构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列出“中年危机”的特点即可,简单粗暴,直奔主题。

 

2.深度评论类

 

如果无法第一时间蹭一波热点,那么久可以尝试在时间上稍靠后、内容方面偏深度的文章类型。这种类型的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到底什么是“中年危机”以及为什么大家总会谈论“中年危机”。

 

比如公众号@萝严肃发表的《试着讨论:到底什么才叫中年油腻猥琐?》一文则是代入明星的一些场景下的表现,表达“长得好的未必就不油腻,有肌肉的也未必就不油腻”,“心不油腻,外表自然不油腻,刻意谄媚也油腻啊”。

 

公众号@叔的刀法发表的《保温杯的阴影下:为什么这一代人的中年来得特别早》一文中,讲到“中年就要隐忍,减少存在感,而不是张牙舞爪地跟年轻人抢功名,跟老年人抢尊重”,“倒是小孩子们更喜欢谈论中年危机,现在连85后都中年危机了。我觉得也不完全是傲娇,更像是时代的隐喻。85后特别敏感”。

 

3.人物故事类

 

“中年危机”,更容易让读者对这4个字产生共鸣的方法,我想莫过于通过讲述人物故事,展示这个群体的一些经历,更能呼应“中年危机”带来的焦虑感更好的了。这个角度,还可以通过一些鸡汤文来放大感情,让读者感同身受。通过观察,这次这种类型的文章确实还是挺多的。这里我将其分为2类:

 

第一,描述可能经历“中年危机”的群体的故事:

 

@36氪发表了文章《人到中年,职场半坡 | 深氪》和《“到了那个时候,我还有竞争力吗?”| 60万人对中年危机的焦虑与回答》,前者是描述了一些经历过“中年危机”或者正在经历“中年危机”的人的一些心理、生活和职场的表现,后者则是汇集了读者们对于“中年危机”这个话题自己的回答。

 

此外,诸如@十点读书发表的《恭喜第一波90后迎来中年危机》、@谈心社发表的《第一批被00后气死的80后》以及@Spenser发表的《三十岁的中年危机》也是走的这样的风格。

 

第二,描述和前面提到的可能经历“中年危机”这个群体对立的群体的故事:

 

有经历过“中年危机”和正在经历“中年危机”的人,那么就有还未经历“中年危机”的人。这些人现在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这些人和那些经历“中年危机”的人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比如@淘宝网发表的《你还在中年危机?90后已经月入百万了!》一文,就是描述了几位90后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展示出90后的积极进取,另一方面也放大了“中年危机”带来的焦虑感。此外,@PingWest品玩发表的《一个小学生的中年危机》亦是如此。

 

综合来看,人物故事类文章的两种类型,几乎都是以故事的形式描述人的经历,有背景有细节,有能够勾起人情绪的词汇,讲完故事后会在后面再输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一些解读。从时间上来看,也不需要具有时效性。而且,对于公众号的内容定位要求也不是很明显、很刻意。情感类的公众号可以写,科技互联网类的公众号亦可。

 

4.建议类

 

如果将“中年危机”看作是一些读者的一个痛点,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痛点即为这类文章的选题方向。在我浏览的文章中,这种类型的文章还是不少的,比如@冯唐在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有你的中年猥琐男》中,就给出了几条“戳心”的建议,每条建议后面又会阐述一番自己的见解:

不要成为一个胖子

不要当众谈性

不要教育晚辈

不要脏兮兮

不要鄙视和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

……

 

此外,@中欧EMBA发表的《中年是一场遭遇战,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余生?》讲的是中年是一场遭遇,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选择培养爱好、开拓第二职业等等来面对“中年危机”;

@慧跑发表的《为什么中年跑者特别多:一场面对中年危机的自我救赎》讲的是跑步是解决“中年危机”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凤凰八卦发表的《左手一瓶增发剂,右手一杯枸杞茶!90后养生修炼手册,扎心了…》,有趣地展示了90后的养生情景,“一边熬夜,一边涂眼霜”、“一边暴饮暴食,一边吃健胃消食片”。

 

5.对立类

 

如果要形容这类文章的特征,应该是“中年危机又如何,爱咋地咋地,你能拿我怎样”,也就是说和多数人流露的“中年危机”的焦虑感不同,更多的是表示“中年危机”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虽然存在,但是不值得过于解读,不需要去嘲讽,不需要去焦虑。

 

这类文章也算是一股泥石流,很容易得到读者的关注。比如,@傅踢踢发表的《油腻的中年危机太小儿科,有的人到老都宛如少年》、@SocialMarketing发表的《欧莱雅这支广告,打脸所有中年人》、@我要WhatYouNeed发表的《我是个好人,至今没有嘲讽过中年人》以及@腾讯新闻发表的《哪有什么中年危机?只是你自己走不出焦虑的怪圈而已》。

 

这类文章的亮点在于标题,标题中放大冲突,上面列举的那几篇文章,就是将冲突和观点直接开门见山地展示出来,“打脸中年男人”、“没有嘲讽中年男人”、“哪有中年危机”,让人一看标题就立马发出“我也这么觉得,中年危机有什么大不了”的感受。

 

6.总结类

 

@新榜发表的《朋友圈的中年人每焦虑一次,就成一批自媒体人的10W+》,文章中汇集了关注这一个话题的用户的评论,且将这些评论进行了分类,帮助读者过滤一些信息,展示了不同的观点。

 

这类文章的内容结构相对来讲,会简单一些,如果应该收集的素材已经收集完毕,只需要将这些素材所呈现的观点划分好矩阵,保证互不冲突即可。

 

上面的内容为我对这次“中年危机”大家蹭热点的方式的总结,那么作为三节课的小编,如果也想蹭这个热点的话,我可以怎么做呢?

 

我可以描述产品人或者运营人在工作中几个典型的能够流露“中年危机”的场景来组织文章;可以邀请三节课的联合创始人黄有璨老师,请他讲一讲他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的“中年危机”这一现象的看法,以及他本人的一些经历,比如是否经历过“中年危机”等等;

也可以通过采访的方式,看看一些互联网人是如何看待“中年危机”这件事情的,然后将这些想法其分类,整理成文章呈现给读者;还可以和三节课的课程转化联系起来,比如“中年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苦恼于中年危机或者害怕面对这种现象”,这个话题适合三节课的卖课小姐姐作为一个点来进行课程的包装。

 

以上就是我对这段时间围绕“中年危机”这一关键词所发表的一些文章的分析,这些文章的角度不同,阅读量也都很高。整体来看,套路还是有的,虽不见得靠谱,但是对于新媒体运营来讲,或许下一次再出现其他热点词汇或者事件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按照上面的几种分类,结合自己公众号的定位,毫不费力气地确定自己的选题,迅速地出几篇文章,在热点话题中占据一波流量。如果大家读完之后,觉得有不妥的地方,还望指正。如果能够针对这个话题,有其他的选题套路,也可以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连续看了这么多关于“中年危机”的文章,现在的我忍不住裹紧了小被子,握紧了手中的保温杯,嗯,还应该多泡点枸杞……

 

评论(0)
阅读(506)
文章评论

请您,再发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