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首页
「今日热点」新浪UC被下线了、人工智能也被担忧了
三节课    2017-04-28 16:33:40

长话短说,今天这篇文章是一个尝试。我们以后想要以天为单位,从各类科技媒体和互联网相关的自媒体中,精炼出一些更有价值的媒体观点摘录,经汇总后分享给你,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一天中行业发生的大事。

今天我们主要来围观两件事:新浪下线新浪UC、霍金对人工智能的担忧

 

 

以下是正文部分

 

一、 新浪下线新浪UC

 

2017年4月26日,新浪UC官方发布公告称,由于业务调整,新浪UC的PC客户端将于2017年5月10日下线,iOS与Android端也将于同日下线。公告建议,在UC客户端下线后用户使用微博聊天或私信群功能代替UC服务。

 

这条消息爆出后,打开微信朋友圈、知乎,似乎并没有很多人在讨论这件事,人来人往、产品生产品死,都已太稀松平常了。 根据实际情况,无论是百度指数还是微博指数,“新浪UC ”的搜索指数也仍旧是没多少。一些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也是多数仅已资讯的方式,陈述了这件事情而已,如@IT之家发表的《新浪UC客户端5月10日停止运营:全面转型微博社交》@站长之家发表的《 新浪UC客户端宣布将于5月10日停止运营》等。

 

其实我在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以为是前段时间凭借“震惊体”走红的UC。作为 一位90后,这款产品的名字对我而言,很是陌生。又或许不仅仅是我有这种感受,如果不是昨天它宣布下线,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在生活工作中想起这款已经很久没有人提及,但是在过去的某段时间内仅次于QQ与MSN的中国第三大及时通讯软件。

 

产品的死亡,预示着它引领的那个时代早已过去,今天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来围观这一事件:

  • 新浪UC曾经是如何“威胁”腾讯QQ的?

  • 宣布下线新浪UC,原因是什么?

  • 新浪的现状是只能全力发展微博了吗?

 

(一)新浪UC曾经是如何“威胁”腾讯的QQ的?

 

纵观今天的一些咨询报道,多数的标题里面都是这样形容新浪UC的,如@宇宙平行发表的《 新浪UC宣布关停 曾扬言新浪UC要超越QQ》@环球网发表的《80后回忆!新浪UC宣布关停:曾是QQ最大死敌》@Bianews发表的《新浪UC宣布关停,曾最有希望赶超QQ,腾讯微博“大仇已报”》@快科技发表的《80后回忆!新浪UC宣布关停:曾是QQ最大死敌》 等。通过这些标题,我们对于新浪UC过去的蓬勃还是可以窥知一二的。

 

@水原瓜子在文章《曾差点威胁到 QQ 的新浪 UC,没了》中复盘了新浪UC从诞生到转型的详细过程,这里对此简单复述一下:

UC诞生于2002年,2001年起,由于腾讯 QQ 选择注册收费的道路,逐步停止用户免费注册,到 2002 年已经基本停止免费注册,一直免费的UC 迎来用户激增。

 

2002年9月QQ 又推出QQ行号码,每月收取2元服务费,而那一时期,朗玛UC 趁机发力,针对学生群体,创新推出了与IM结合的校友录、场景聊天等功能,每周保持一万人在线的增长速度。 2003年11月,其注册用户达到了8000万人,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30万人。且,UC 还曾在动态表情与游戏对战的推出时间上领先于 QQ。

 

但是,UC的总注册用户数量始终没有跑赢 QQ。2011年,新浪停止UC产品的更新,逐渐沦为新浪内部交流使用的工具。

 

通过追溯新浪UC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新浪UC一点点走下神坛,走向角落。作为曾经的QQ有力挑战者,却被QQ后来一骑绝尘,让人唏嘘。

 

(二)为什么宣布下线新浪UC?

 

无论是之前的新浪UC,还是转型后的新浪SHOW,都没有掀起风浪,对于新浪下线想UC这件事,媒体对此的解读也是不同的。

 

有的人认为这是新浪UC自己不重视用户的原因,比如@卢松松在文章《 新浪UC聊天软件正式下线》中讲的那样:

那还是03年,我以为他能和马腾平分半边天。当年大家都是当yy使用的,可惜uc自己没意识到珍惜这部分细分用户,被yy抢走了。

这个不免让人想到了大自然的生存法则,适者生存便是如此,腾讯拥有强大的用户群体,而同是通讯软件的uc却要没落下线。

 

有的人则认为这是和市场分不开的,比如@蓝媒TMT在文章《都别惋惜了,新浪UC早该关了!》中讲述的那般:

腾讯qq一家独大之后,即便再多不甘,再多不舍,也应及时止血。盛大圈圈、搜狐搜Q、网易泡泡、MSN、甚至还包括周鸿祎执掌雅虎中国时极力鼓吹的雅虎通,都早已说拜拜。

虽是艰难的选择,但是必须要做的选择。这是市场决定的。

 

也有人认为这和PC端的落寞分不开的,比如@宇宙平行在文章《 新浪UC宣布关停 曾扬言新浪UC要超越QQ》中说的那样:

桌面端兴起的通讯软件早已被移动时代所抛弃,新浪UC也代表了中国桌面IM软件史上的一个缩影,包括网易泡泡、百度Hi的失败,它们意味着PC大众IM软件创业时代的落幕。

 

(三)新浪的现状是只能全力发展微博了吗?

 

三年前的这个月,微博在纳斯达克敲钟。微博时代,新浪借助博客时代的优势零下腾讯,耗死了腾讯微博。但是如果没有了微博,新浪还剩下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蓝媒TMT在文章《都别惋惜了,新浪UC早该关了!》给出的答案是:

除了门户和微博,新浪已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游戏、视频、音乐、电商,这些风口上的产业都少了新浪的身影。更何况,在移动端,新浪新闻也没有突出表现。

 

作者对此分析如下:

在其他三大门户的新闻客户端都做得风生水起之时,新浪新闻客户端是唯一从来没有做起来的一个。自2010年开始,无论是其他门户纷纷推出各自的新闻客户端,还是今日头条等的发力,新浪并非没有注意到移动资讯的崛起大势,而是没有精力,分身乏术。

为了微博,移动互联网时代,整个新浪的业务重心都向微博倾斜。因为微博,新浪可能错失了一些机会。但微博,也让新浪在社交领域有立足之地,并于资本市场有着不错的想象空间。

 

但是最新改版的微博,虽然看上去像是迎来了草长莺飞的春天,且不少用户将微博作为一种信息工具来使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里就是流量转化的入口。正如@阑夕在文章《上市三年,微博终于进入草长莺飞的季节》中讲的那样:

它正在和自己最好的时日相逢,顾虑的却是如何解决下一轮的增长——当用户已经消化足够多的媒体内容之后,他们还愿意看到什么?

要知道,在月使用时长这个指标上,排名第一的微信加上排名第二的QQ的合计数字(2733分钟),比第三名到第十名的总和(2017)还要足足多出35%。即使是难如登天,也只能虎口夺食。

 

二、 霍金: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文明史的终结

 

4月27日,万众瞩目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CMIC)在北京拉开帷幕,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来自英国的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教授通过视频发表的主题为《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演讲。

在这篇演讲中,科学巨擎霍金紧紧围绕着业内外持续关注的焦点之一——“人工智能”,发表了自己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以及担忧。

(一)人工智能是否会威胁到人类

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威胁到人类,霍金的回答稍显谨慎。他认为: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是好是坏,我还不确定,但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存在问题的,这些问题必须在现在和将来得到解决,且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按照我们的意志工作。

今年2月份的时候,创新工场管理合伙人汪华接受了36kr的采访,在谈到“人工智能”这一问题时,汪华表现出了凝重与严肃。他认为:

“人工智能正在把人分为有用的和没用的。”

“30年后,也许只有20%的人需要工作,而80%的人则带着VR的面罩在虚拟世界里进行所谓虚拟的生产和消费。”

霍金的本次演讲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对人类正常工作分配的影响:

我们担心聪明的机器将能够代替人类正在从事的工作,并迅速地消灭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在人工智能从原始形态不断发展,并被证明非常有用的同时,我也在担忧创造一个可以等同或超越人类的事物所导致的结果:人工智能一旦脱离束缚,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人类由于受到漫长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之竞争,将被取代。这将给我们的经济带来极大的破坏。

关于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特斯拉的CEO曾警告过人们:超人类人工智能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但是如果部署不当,则可能给人类带来相反的效果。

霍金认为:人工智能的成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但是人工智能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的终结,人工智能的全方位发展可能招致人类的灭亡。

 

(二)如何规避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

 

现在,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这一研究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讨论。

 

短期的担忧主要集中在无人驾驶方面,包括民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长期担忧主要是人工智能系统失控的潜在风险。

霍金举了一个最大化使用智能性自主武器的例子。称: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和一些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共同在联合国会议上支持其对于核武器的禁令。目前,九个核大国可以控制大约一万四千个核武器,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将城市夷为平地,放射性废物会大面积污染农田,最可怕的危害是诱发核冬天,火和烟雾会导致全球的小冰河期。这一结果使全球粮食体系崩塌,末日般动荡,很可能导致大部分人死亡。我们作为科学家,对核武器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因为正是科学家发明了它们,并发现它们的影响比最初预想的更加可怕。

虽然霍金对潜在危险有所意识,但霍金也说,自己内心仍是秉持乐观态度的。他相信创造智能的潜在收益是巨大的,也许借助这项新技术革命的工具,我们将可以削减工业化对自然界造成的伤害。

演讲结束,霍金回答了一些提问者的问题,其中有位微博用户提问道:人类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重复着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与运动。从石器、蒸汽、电气……您认为下一次的革命会是由什么驱动的?

霍金的回答是:(我认为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科技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未来几十年里,它会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方面,为我们提供智能地支持和建议,在医疗、工作、教育和科技等众多领域。但是我们必须要确保是我们来掌控人工智能,而非它(掌控)我们。

 


 

PS:如前文所说,今天这篇文章是一个尝试。我们以后想要以天为单位,从各类科技媒体和互联网相关的自媒体中,精炼出一些更有价值的媒体观点摘录,经汇总后分享给你,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一天中行业发生的大事。

如果以后我们几乎每个工作日都产出这么一篇文章,你会愿意看么?以及,关于今天这篇,你怎么看?欢迎尽情地拍砖和交流。


更多内容,请关注三节课(微信公众号:三节课),一所互联网人的在线大学。这里有成体系的线上课程,有挑战的线下实战活动,以及有深度的产品运营观察+评论。​​​​

评论(1)
阅读(1169)
文章评论

请您,再发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