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首页
李彦宏发布2017年内部信,百度将全面宣战今日头条?
后显慧+黄有璨    2017-02-07 20:27:32

本文作者后显慧+黄有璨。后显慧,三节课创始人兼CEO,《产品的视角》一书作者;黄有璨,三节课联合创始人,《运营之光》一书作者。

 

众所周知,2016年对于百度是无比坎坷,甚至危机四伏的一年。在这一年,百度落后于BAT中另外两家的幅度,开始越来越大。

 

为此,百度从2016年底开始就屡屡求变,从1月17日陆奇加入百度担任COO,到此后李彦宏夫人马东敏也回归百度,全面负责投资、人力、财务等,无不显示出百度求变的决心。

 

昨天,百度CEO李彦宏对内发布了一封名为《迎接新时代》的内部信,其中对于百度在2017年内要做些什么进行了展望,也对内进行了大量喊话。

 

在其公开信中,李彦宏依次重点提到了内容分发、连接服务、金融创新、人工智能四大方面,尤其提出“百度从本质来讲,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在做内容的分发”,表示2017年的百度会重点在以上这四方面有所动作。

 

同时,李彦宏也重点强调了百度内部的风气问题和组织结构僵化的问题,公开表示“要鼓励推动变革的人”,鼓励“让那些说话更冲,那些有‘臭毛病’的人,我们要让他们在大的平台上有发挥的机会。”

 

应该讲,对于一家巨头级的互联网公司而言,在春节刚刚结束之际就公开进行如此高姿态的表达和喊话,是颇为罕见的。

 

借李彦宏的本次讲话,我们可以纵览和预判百度在2017年会有的一些主要动向,其中也有许多颇为值得玩味的地方。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简要解读——

 

1. O2O方面全面收缩战线

 

最为引人注意的是,李彦宏本次内部信中,居然通篇均未提到糯米和外卖,这基本意味着百度内部已经正视O2O战线上的失利,可以预计,百度会在O2O方面全面收缩战线;

 

2. 宣战今日头条

 

李彦宏花了最大的篇幅来聊“内容分发”,反复提到“百度从本质来讲,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在做内容的分发”,“内容分发是我们的核心,我们之所以能够存在,我们之所以很多业务能够做的起来,是因为我们有内容分发这样一个坚强的大盘,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等。

 

可以说,经历了多年尝试摇摆后,2017年的百度,终于要回归到“信息分发”这个自己的起家之本。

且,这也基本意味着,百度开始正式向今日头条宣战。

 

可以预计,在2017年内,围绕着“内容分发”,百度与今日头条之间,将会有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可能是从人才到资本到技术储备到内容生态甚至投资布局等全方位的。

 

同时可以预计,2017年,优质内容受到追捧的力度还会加大,而机器学习和内容分发算法方面的工程师将会更加值钱。

百度与今日头条的这场争斗,未必事关生死,但一定会在整个互联网行业内都显得举足轻重。

 

3. “人工智能”的让步

 

此前被李彦宏宣布为“将是百度核心中的核心”的“人工智能”,在此次内部信中却相对弱势,不仅被放到了“内容分发”之后,且李彦宏只是表达了“软硬件的结合可能是人工智能的新机会,无人车就是新的硬件带来新机会的典型代表,但这种创新现在还在一个非常快速的迭代过程中。”以及提及了不久前CES上刚刚发布的搭载了度秘“小鱼在家”,此外再无更多表达。

 

这背后的逻辑,可能在于:人工智能虽是大势所趋,但却仍然很难在短时间内直接给公司带来看得见摸的着的现实收益,对于身为一家上市公司,且股价已经长期止步不前的百度来说,无疑还是需要看一看短期产出和收益的,而结合百度现有的业务、数据等优势,“内容分发”看起来会是比“人工智能”更近,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认可的事情。

 

更何况,“内容分发”与“人工智能”之间,本来就在算法、数据等层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4. 百度内部人才的培养

 

李彦宏少见的在这封内部信中花了比较多篇幅提到了PGM,显示出产品总经理负责制要加强落地。但PGM不是PM,至少到2016年的百度还是没有产品文化,只有管理文化的百度,如果没有产品文化,还是难免出问题。

 

此外,从李彦宏的内部信中可以感受到,百度内部人才的培养显然出现了大问题,新人的培养和授权不足看起来从上到下都意识到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应该会重点关注这个问题,但还是得看怎么解决。

 

身为前百度员工,我的感受是百度长期没有好产品出现的一个核心原因是缺乏好的产品经理培养和授权机制,管理机制太强势。百度太多的产品决策系于高层,而产品经理手中话语权薄弱,产品缺乏真正的用户视角出发,比如feed流这个业务,就是管理层决策后,大家一拥而上,此后所有产品都feed流了。

 

总体来说,可以看到百度正在奋力求变,而2017年对百度,也必将是不进则退的一年。

 

这当中,与今日头条的“内容分发”之争,以及百度内部的组织架构调整和组织文化重构,将是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

 

引用此前我们在《BAT之痛:李彦宏的焦虑与百度的困局》一文中的一句话——

“希望百度能够凤凰涅槃,如果不能,那百度至少也曾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以下,附李彦宏新年内部信《迎接新时代——内容分发、连接服务、金融创新、人工智能》全文:

 

  • 首先,是内容分发的新时代。

 

百度从本质上来讲,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在做内容的分发。

 

我们该分发什么?早期的时候,互联网内容是以文字为主要形态。随着带宽环境越来越好,人们的创造力越来越丰富,开始有了图片。到今天,其实不仅仅是图,有一个新的图片相关的形式叫做图集也非常受欢迎,很适合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内容形式。

 

除了图片,还有视频。今天的视频,我觉得跟过去又有了很大的不一样。首先是短视频的这种兴起,它适用的场景和触达到的人群都非常不一样。我们身处在百度这样的内容分发的中心,必须要能比别人更早的感知到内容分发环境的变化才行。

 

百科是一个很严谨的东西,但它很早就开始做秒懂视频,而且是放在词条的最前面,所以他们对这个内容分发的环境的敏感度就足够的高。所以这是我们在迎接新的时代到来的时候要保持的一种思维方式。要对新东西会敏感,什么东西会影响你。

 

整个世界一直是在变化,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起来很多超级app,内容越来越多被封装在微信、微博这些里头。怎么利用百度的平台让内容回来、让我们的用户能够方便获取,完成我们让人们最便捷平等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的使命?这是在新的时代里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认真准备并且为之奋斗的东西。

 

过去这一年我还有一点感受特别深,是社交媒体和自媒体这种环境下,很多时候人们更多的是在讲感情,更多地想传播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事实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这对我们一个以搜索引擎为核心的公司来说,挑战也是蛮大的。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怎么来应对,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然,挑战也意味着机遇。我也希望大家更加主动地去思考这个问题,找到新的属于我们的机会。

 

另外一个内容我觉得是数据,数据是新的内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数据怎么能够和应用相结合去呈现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东西,怎么能够在我们百度的平台上把它变成新的内容,这也是下一步我们应该着力去做的。

 

这些结构化的数据,未来这些东西弄好了之后,它一方面给我们的用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也是未来我们AI的一个前提。因为AI的技术需要非常多的数据支持,有价值的有序的数据越多,你的这个最后出来的结果就会越好。以至于我们有一个技术大牛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数据秒杀一切算法。

 

这一点在现有的很多产品当中已经体现出来了,比如百度的语音搜索,大家可以看到识别的准确率已经非常非常高了。但是当我们比如说到通用的输入法去识别这些语音的时候,我们可能还不如市场上某些其他的竞争对手。为什么?因为我们在搜索的这个场景上掌握了比任何人都多的数据,而这种数据是非常非常有特点,有价值的,是别人达不到的。

 

用户在进行搜索的时候,其实他在心目中是有比较清晰的需求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从最初的需求表达,到他最后找到答案,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手百这样一个封闭的app里头,我们能够track到他的每一步。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训练的数据,所以我们可以有很高的识别率。我们不仅仅能够有很高的语音识别率,实际上整个过程使得我们能够构建出来最好、最丰富的知识库。我们知道从需求到结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这些东西都是我们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但是在别的场景里头,有时候即使你技术特别好的话呢,可能也不能够争得过别人。比如你随便拍一件商品去识别,淘宝识别出来的结果,比我们现在拍照搜索的结果要更加精确。因为大量的商品库在他那里头,商家都把数据都给标注好了。那么这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除了我们自己已经有的这些个大量丰富的query到最后用户行为数据之外,我们也应该积极的到外头去找那些对我们有价值的相关的数据。让他们上到百度的平台上来,我们利用这些数据,打磨我们算法,做出最优秀的用户体验和产品和服务来。

 

知识图谱(包括需求图谱、用户画像等等),这些东西都是百度整个人工智能当中非常基础的构件,也是我们相对于其他任何一家公司的优势所在。而且我们从一开始就很重视,未来要更加有意识地根据我们的需求、场景跟产品,去不断地丰富,不断地打磨,不断地把这个东西做到极致,做到全世界最好。

 

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未来的搜索从索引关键词的引擎,可能会逐步过渡到索引知识的引擎,它从表面文字的表达和query的匹配,这是上一个时代的事情。下一个时代的事情是用户真实的需求和我们已经积累的知识之间的一种匹配。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现在非常重视的feed流产品。过去传统的搜索是人在找信息,现在要逐渐演进到信息找人。人在没有主动表达他的信息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能够猜出来这是他喜欢的,这是他需要的信息。如何能够很方便、高效地分发给这些需要和感兴趣的人,这个也是在内容分发形式上一个新的机会和挑战。我们因为有强大的知识图谱和用户画像,有多年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的积累,有大量的用户行为和数据,所以在这方面是非常有优势的。

 

  • 其次,是连接服务的新时代。

 

未来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会有一个大的趋势,就是中国的这种消费升级。过去不管你的产品多烂,你只要是免费的,用户就用;不管你的产品多好,只要收费用户就不用。今天已经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了。只要你做的好,用户愿意为你付费,虚拟的东西、服务性的东西、内容性的东西,用户也愿意付费。所以在我们的定义当中,所谓的连接服务,只要它不是纯虚拟的内容,它只要包含了付费的行为,包含了线上到线下的连接等等,这些我们都认为是服务。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新的课题。

 

一个人从query表达到最后的服务,被满足,可能有十步。我们也许只做了第一步到第三步,或者第一步到第五步。但这仍然叫连接人和服务,我们不一定是完全要从端到端全部都控制,只要往前能够推进一步,我们的用户体验就会好一分,我们对整个生态的把控能力也会强一些。

 

服务的内容化,也是我们看到的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你把糯米提供的服务都写成用户喜欢的内容,手机百度通过feed流推过去,用户也会很接受。什么叫用户喜欢的内容,我总结了八个字叫:喜闻乐见,赏心悦目。你能把内容用这种形式呈现出来,你用户的接受程度就会很高。

 

我们做的是要从线上给线下导流,从我们的产品形态以及我们所处的阶段来说,这个是更适合百度做的。我们做内容的分发、服务的分发,都是说让合适的人能够找到合适的内容、合适的服务。这是我们需要去想办法去通过服务的内容化来去解决的重要的问题。

 

  • 第三个时代,是金融创新的新时代。

 

我们看FSG做的最最主要的一个东西,我们把它叫做B2B2C的模式。

 

互联网金融从最开始1.0的场景金融,到2.0的技术金融,我认为的3.0,就是所谓的模式创新。这个才是触及到这个行业的基本的东西。我们也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头,是一个金融创新的新时代。

 

我们要找到洞察。我们看到了什么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跟别人比更有利,我们才能够有可能做的比别人好。

 

教育是个大市场,我们跟其他那些传统机构相比有优势,但是也有劣势。我们怎么能够进一步扩大我们的优势,让手百这些app进一步变得更加超级,更加有粘性,用户更多,同时怎么样利用好我们大的平台。金融这个行业,才能够做出创新的东西来。

整个金融可涉及范围很广很多,FSG已经做的也有不少,我不细讲了,但是我们感觉到,这样一个时代,也是很明显的金融创新的新时代。

 

  • 最后,是人工智能的新时代。

 

一个明显的机会是软硬件的结合。亚马逊的echo非常成功,成功背后的逻辑是它在这个硬件上做了一些改造,而不仅仅是一个软件的解决方案。手机要考虑耗电的问题。但是智能音箱不需要考虑耗电的问题,这就使得它可以随时随刻都响应你的需求。所以这是新的硬件形式带来的新的人工智能的机会。

 

无人车集成了雷达和摄像头这些硬件,才使得它具备了在无人操控下自动驾驶的能力,不是一个纯软件的需求。而这种集成的这种创新,其实现在还再一个非常快的速度在迭代过程当中。

 

我们这次在CES上发布的搭载度秘的小鱼在家这样的一款新产品,这也是一种典型的软硬件结合的例子。这些个能力,不仅仅是说你的人脸识别的能力能够识别出来他,而是说你有一个硬件在那儿随时随刻都在监测你家庭的环境的时候,才能够实现这些东西。所以软硬件这种集成的创新,未来会有非常多的机会。

 

第二个机会是行业的运动。人工智能会改变每一个行业。对于每一个行业来说,你只要认真的去思考,你会发现这里有非常非常多的应用的机会。

 

我们不是某一个垂直的行业的公司,我们是更像一个平台公司,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行业都非常非常了解。

 

但是我们跟有些行业关系比较近,比如医疗行业。最初百度这种医疗想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一个O2O的东西,就是我们这有用户,很多人来找去哪儿看病,我们怎么帮他挂到他想挂的号。但是到去年开始,我们发现说其实像智能问诊已经变得越来越实用了。如果说我们的智能问诊的系统能够达到一个医生职业的平均水平的话,那就完全可以先通过一个智能的系统,起码是辅助这些医生做一些判断,真的是到大病的时候才到医院,到更具有规模的医院去。

 

那再往下走一层呢,比如说基因测序,它是非常大数据的一个东西。如果能够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跟医学知识进行结合,找到答案的话呢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再往下走,比如说新药的这种研发,怎么样去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找到新的药,这些东西还在非常非常早期,但是我们觉得,最后可能这些东西能够有所作为。我也相信在物流,在零售,在很多很多领域,其实都有类似的这样一个解决方案,利用人工智能去帮助解决。

 

人工智能在企业层面的应用也非常非常广泛。去年百度世界的时候讲过一个例子,叫做金牌销售。我们实时的识别客户的问题,然后实时的提示销售人员最牛的销售是怎么回答客户这样的问题。目前,我们已经有一个团队在做这个项目,这是真正的利用到了百度的人工智能的优势。能够对企业产生价值的这么一个项目。还有这个智能客服,大多数问题都是重复的,完全可以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找到答案。

 

类似的这种应用我认为还有很多,只不过我们现在没有精力来去一个一个地去开垦。但是我们需要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去思考。人工智能时代的时候,你的思维逻辑、思维方式应该变成什么样子,现在还不是很清晰。但是我相信,对我们不清晰,对其他公司来说更不清晰。我们应该及早的去朝着这个方向做我们的思考和尝试。

 

迎接新时代——我们要做好准备,打好每一场战争、战役和战斗。

 

最重要的是,公司风气要好。过去这一年,大家觉得反腐的力度比较大,就是跟这个理念相吻合的。在这个战场上,一定要常抓不懈。我们要想让每个人觉得公平,必须要打击掉那些钻制度的空子的人。我们正在朝着更加正面的方向去走,这个公司会变成一个更加公平的、对每个人来说更加公平的一个公司。

 

其次,用户至上。我们需要更多去思考市场的需求,更多的去思考我们的产品对用户的价值。

 

当我们往下去拆解任务的过程当中,容易变成一些用户体验不好的体验。这样的情况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你用一个简单的机械的KPI往下分解和传递,那么很可能到基层到一线员工的时候,他完全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干这个事儿。这个时候如果他心目当中想的不是用户体验,想的不是市场需求,想的是我怎么能够完成这个数,那这个公司真的是时间一长就完蛋了。员工做的并不是我们想让做的事儿。

 

所以我们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现在手百虽然是一个native app,但是人们在使用手百的过程当中呢,还没有真正一个native app的体验。我们经常点一个搜索结果后,到别人的网站上了。传统来讲,别人的网站上放了很多广告那就这是别人网站的事情了。但是从用户的角度来想呢,用户永远都觉得他在用百度,我们要对用户的这种需求负责到底。

 

第三个讲的就是不能够论资排辈。要从真正的需求出发,根据人的能力,尤其是像互联网这样的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很多时候那些年轻人其实他们比我们能够更早的感知到这种变化。要让他们有足够的发挥的空间,就要大胆的用新人。

 

十年前,百度做一些新产品的时候,那些产品的负责人,可能就是比我们今天在座的人年轻十岁。可是今天在座的人,你会很轻易的拿一个比你年轻十岁的人说,这个产品交给你了?你们可能现在不放心了。其实是没关系的,他们可能真的比你做的好。 

 

我们也要鼓励开放沟通。容忍这些张扬的个性,百度文化包括我在内,更多的是做事相对比较温和的。但是实际上那些有棱有角的人,那些说话更冲的人,那些有些个“臭毛病”的人,我们要让他们在大的平台上有发挥的机会。

 

还要鼓励推动变革的人。我们做了十几年,很多事情已经有惯性了,不太去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如果这个团队里头,你旁边的人你觉得他很差,你羞于与他为伍,这个团队它怎么能够有战斗力呢?所以降低要求就像木桶最短的板一样,水就从那儿流走。

 

迎接新时代,我们要打好每一场战争、战役和战斗。

 

整个公司在打的是一场战争。从全盘的角度来讲,人工智能就是整个公司的一个技术的基础,该沉淀的数据都要沉淀,该整合的技术都应该整合在一处,该开放的要向所有的业务部门去开放。这是一盘棋。

 

内容分发是我们的核心,我们之所以能够存在,我们之所以很多业务能够做的起来,是因为我们有内容分发这样一个坚强的大盘,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

 

我们的做法一定是以用户价值为导向的,兼顾多元化发展和生态自建。过去很多年我们都讲的是专注,就做一件事。从去年开始,我们更多的要考虑支撑多个业务。同时要自己建生态,原来那个生态没有了,我们需要自己建我们的内容生态,我们的服务生态,我们的金融生态。这是全公司统一的东西。

 

战役就是每个产品。每一个PGM都在指挥一场战役。能不能打胜,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个人的能力、你的领导力。

 

更小规模的一些问题或者一个项目就是战斗。战斗也很重要,我们的士气,很多时候是靠打仗打出来的,靠赢这些战斗鼓舞出来的。

 

有仗打才能有士气,你每天四平八稳、按部就班地去做,这个士气永远不会好的。IDL的最强大脑项目,那段时间就经常是3、4点还在那儿讨论,有时候激动地能哭。因为最强大脑它就是一场战斗,打赢了你就很兴奋,整个这个团队士气能够保持挺长时间的。

 

能打胜仗,这个leader才能提拔。不是说你待了多长时间了,不是说你外头有更好的offer,你就在这儿可以获得更好的待遇——你赢了,你才会受到认可。

 

迎接新时代,也要打扫门庭。

 

打击虚假信息和过度广告,这是目前伤害我们体验最重要的因素。手百作为我们的内容分发的最核心的平台,不管一次跳转二次跳转还是三次跳转,用户都认为是在用百度。所以你要给他跟百度同等质量的体验。用户是怎么想的,你就得认。你不能说,我要教育他说这不是百度的,你教育不过来的。

 

其次,PC搜索很多做法要向移动看齐。PC今天在浏览器里面搜了之后,你点出去到另外一个网站上,也是广告满天飞。其实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能力去控制这些东西。

 

然后,要淘汰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如果做不出来,就别在那儿混了,别在那儿撑着了。该撤就撤,该关就关,该并就并。资源向我们有优势、战略上重要的项目去聚焦。

 

管理层也要有新陈代谢。能的人上,不能的人要下。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做的好的要奖,做的不好的,也要采取措施。

 

这些东西做好了,我们才能够ready,去迎接一个新时代。

 

这样的一个新时代,可能有威胁有挑战也有机会,这就是我们要面临的一个未来。

我们要为之做准备的,我们要从中找到机会。

 

我也非常有信心,在这样一个勇敢的新世界里头,我们会越做越好,谢谢!

 


 

预告:2000年1月1日,百度成立了,到目前为止,刚过17岁。明日,我们会以百度各类产品的迭代和演化为主线,来带你梳理和回顾一下百度自成立至今,17年内的发展历程。

 

我们,明日见。

 

更多内容,请关注三节课(微信公众号ID: sanjieke),一所互联网人的在线大学。这里有成体系的线上课程,有挑战的线下实战活动,以及有深度的产品运营观察+评论。


 

评论(0)
阅读(1486)
文章评论

请您,再发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