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首页
【深度】2015年互联网10大产品事件盘点(上)
三节课    2016-01-23 20:19:46

本文由三节课(sanjieke.com)官方出品,酷产品首发,主笔作者黄有璨,崔晓玲、孙涵旭整理。

三节课志愿者江楠对本文亦有贡献。

如需转载,请联系三节课,并注明出处。

又是一年即将开始收尾,也又到了回顾展望的时刻。

每一年,都伴随着变化、发展、变革和死亡,这一年,一样有N多新产品出现,一样有N多旧产品死去,也一样有N多产品变得天翻地覆。

这一年,合并不断,从滴滴快的到赶集58到携程去哪儿再到美团点评;这一年,尸横遍野,从e洗车到到考拉班车再到叮咚小区;这一年,又有无数新兴产品涌现,比如,AR、VR和人工智能似乎都在离我们越来越近。

作为一个更加关注“产品”的学习社区,我们精选了10个我们认为是这一年里最值得关注和评述的互联网产品事件,分享给你。

愿有更多人少谈些理想情怀和空洞的各种融资数字,可以多一点踏踏实实的关注产品,研究产品。

另,以下事件按照时间先后进行排序。

事件1:微信朋友圈广告上线

2015年1月25日,微信朋友圈迎来了那个终于到来的时刻——朋友圈广告上线。这一举动,标志着微信全面迈进了一个产品的成熟期,开始了在商业变现等方面的积极探索。

但,相比起其广告系统产品本身,这一次微信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于:借助其已有的关系链、大数据和朋友圈原本的传播机制,微信把这一次广告系统上线的运营做得无比性感。

借助于社交、关系圈层、身份地位等糅杂在一起的压力和话题性,几乎一夜之间,人们都发现了好像每个人都在谈论着自己在朋友圈刷到的是宝马,还是Vivo,还是可口可乐,还是其他……而无论是微信的广告系统本身,还是在微信投放了广告的品牌,都在这样的谈论中也跟着火遍了大江南北。经此一役,朋友圈广告全民皆知。

当一类新产品上线之初,往往可以通过先做事件和话题,再发展业务的方式完成初始阶段的第一轮运营。微信此例,当是典范。

事件2:创意摄影社交应用“足记”爆红

2015年3月,一个刷爆了朋友圈和几乎所有社交网络的现象级产品出现了,这就是足记。足记爆红的背后,有太多东西值得关注、总结和反思。

按照足记团队的说法,足记那个引发了爆炸性传播的产品功能——“大片模式”,是在2015年2月上线的,因为这个功能的上线,他们得到了包括“最美应用”等在内的一众媒体、大V们的推荐,再此后,事态走向失控,N多用户开始在朋友圈、微博晒“大片”,这样的态势又引发了更多媒体、大V们的跟进关注,这让足记一步步走上了风口浪尖,直到最后全民皆知。


足记的这一波爆红,再一次证明了,有时候,当你在一个可以满足人们“炫逼格”和“晒自己”这样的类似单点上做出一些创新并把单点体验做得极致的时候,你是真的可以有可能纯粹凭借着产品本身和社会化媒体的病毒传播一炮而红的。

但回过头来再看,足记的爆红,给予产品本身的伤害可能远大于价值。这从足记爆火过后留下的满世界的负面评价就可见一斑。

任何时候,当你本身产品的核心价值能服务好的对象其实只是一小群特定用户的时候,千万要保护好它,不要让它轻易被曝光在大众用户面前。这,或许是足记能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事件3:产品“Magic”及相应模式走红互联网创业圈

2015年3月,在号称是“创业者圣地”的硅谷YC孵化器,诞生了一个神奇的产品——Magic。

Magic是YC的一个团队用了一个周末的业余时间做出来的一款产品。它的逻辑,简单到让人难以置信:你把你想要的东西短信发给Magic(任何东西都可以),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剩下的所有事情它都会帮你搞定。

就是依靠着这么简单的模式,在诞生不到1个月之后,Magic就已获得了红杉资本领投的1200万美元A轮融资。

消息一出,顿时刺激到了国内的一众创业者和产品人。整个2015年,“Magic”模式开始在国内产品圈火了起来,如神猪助理、应应、如意如意、家事儿、Get、美位等等,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类似的产品,在国内已不下10款。

Magic模式爆火的背后,也有很多值得思考之处。

从产品层面看,Magic模式的本质,是一个可以响应用户任意个性化需求的私人助理,它以一个极简的界面和无数后端的人力服务+数据匹配,试图可以成为一个可堪比拟搜索引擎的用户入口。不同的是,搜索引擎承载的只能够是信息,而一款智能化的私人助理,可以承载的除了信息以外,还有服务。

它受到热捧的背后,是人工智能的无穷想象空间,以及一个可以比拟GOOGLE的用户入口。

起初,人们因为懒得出门去购买商品,懒得在遇到问题时开口向其他人求助,于是,有了搜索引擎和电商。而现在,Magic模式无非是想要把人们搜索查找的这个过程,也要节省下来。

其实,Magic模式早已有先行者,例如,苹果的Siri。只是,站在当前看,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阶段还远做不到可以响应用户的任意个性化需求的程度,因而,直接寄希望于依靠机器和算法就可以做好一款智能私人助理型的产品,一定是不现实的。因而,才有了依靠人力+机器算法共同服务用户的Magic模式。

而从商业和行业层面看,Magic模式的走红,也再一次证明了,在一个万众创业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一个所谓“大而美”的产品机会,一旦现身且得到初步验证后,一定会引来无数人的疯狂跟进,进而演变为一场近身肉搏,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一定寥寥无几。回顾过去几年的互联网圈,从团购到打车,无不如此。

在Magic领域,之所以还没有出现当年类似团购那样的乱局和混战,唯一的原因,只不过是Magic模式还存在着某些待突破的难点,例如服务体验和匹配效率的提升,例如用户对其的认知和市场教育等等,这些难点和门槛,对于现在Magic模式的先行者们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另外,说句有点儿题外话的感慨,我总觉得,做产品这个事,一味为了迎合市场和商业机会的导向去做产品,不若回归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初心。那样的状态,可能会让人更平静更顺畅。

事件4:付费一对一经验交谈平台“在行”上线

2015年3月,果壳网旗下产品“在行” 正式上线,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果壳所孵化出来的在互联网圈内最有声势和影响力的新产品。

如果要用最通俗的话解释在行是什么,或许可以描述为“滴滴约行家”——这是一款可以在你一对一线下付费约见各领域行家,就具体问题向他们讨教和交谈的产品。

以此为节点,在2015年,互联网圈内出现了一大批类“在行”的产品,就我自己所知,类似的产品,在2015年应该不下15款。

在互联网圈,果壳一直以有趣而又有调性而著称。总喜欢做点儿看起来新奇和脑洞大开的事儿,一向是他们的特征。

“在行”的上线,也不例外。

在行的有趣之处,在于在它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与其他有点儿名声和规模的O2O和“共享经济”类产品不同,在行并非只是在单一的以互联网为载体为用户提供一种标准化的线下服务。恰恰相反,“与人交谈”这样的事情,体验是高度非标准化的。

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我觉得在行在某些时候,提供给你的可能更像是一种有深度+有品质的社交体验,这让“在行”在某些时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社区。

当然,在行也有其面临的挑战。逻辑上讲,既然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新兴服务,那么在行除了要克服教育用户的难题(绝大部分用户是没有付费约见某个人请教问题这样的习惯的),还可能要克服业务批量增长的难题。他们正为此而努力。

据称,在行明年有望拓展到三四线城市。同时,在行已经在开始内测“线上一对一咨询”服务。

事件5:豆瓣“豆邮更名私信”事件

2015年5月17日早上,豆瓣将其特有的用户通讯工具“豆邮”更名为“私信”。这几乎立刻引发了豆瓣用户的强烈抗议和反弹,一时间豆瓣上充斥着声讨、嘲讽、请愿声,用户纷纷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不满。

历经了整整两天几乎在互联网世界里铺天盖地的声讨和不满后,5月19日,豆瓣终于低头,豆瓣CEO阿北公开发表声明:“豆邮”被改回来了。

做过产品的人都知道,对于产品而言,任何一个新版本发布或新功能上线时,遭遇用户的反弹和负面声音,总是正常的。尽管如此,如豆邮改私信这样上线后被用户骂得铺天盖地,甚至是引发了大规模用户请愿导致产品不得不迅速回滚的产品事件,还是并不常见。

这一事件折射出的,是豆瓣的纠结——既要顾及那些眼看着活跃度越来越低,但对于豆瓣品牌有着强烈认知和忠诚度的老用户们,又必须要考虑更多的新用户们的认知和使用习惯,乃至要考虑更多产品上新的可能性,这让豆瓣首尾难顾。很多年以来,这种纠结对于豆瓣,已是常态。

此外,这一事件背后可以让我们感慨的,还有一点,那就是承载了大量用户情感和回忆的某个产品功能,是会在一个社区中演变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标签的。

对于豆瓣而言,“豆邮”这个功能,正是如此。对很多豆瓣用户而言,豆邮承载的东西,可能多到只有你经历过那些“已豆邮,莫辜负”的时代,你才能理解。

在一个社区中,这种浓厚的情感往往恰恰是维系一个社区的关键,所以每个成功社区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标签,而与此同时,对文化标签改动需付出的代价,会很大。

但随着社区的成长和环境的改变,变化是必然存在的,所以,我们认为,对于一个成熟型的产品,在涉及到文化符号的改变时,社区也许可以让用户更多的参与进来,一个拥有用户参与的改变,永远是比生硬的改变要来得更容易,也更有人情味的。

事件6:滴滴陆续上线顺风车、大巴、代驾等业务,并更名为“滴滴出行”

2015年,是滴滴真正奠定自己霸主地位的一年。

经历了2013年的摸索,2014年的血拼和整合之后,到了2015年,滴滴打车全面迈入了自己的成熟期。

在整个滴滴的发展历程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无疑是其以一个高频的切入点占得先机,之后再一点点去往下延伸自己的业务的稳健扎实的切入路径,以及其团队超强的执行力和超前的战略洞见。

从2012年上线以来,整个2013年,滴滴是在以自己整个团队超强的执行力和运营能力站稳脚跟和进入打车应用中的第一梯队,让用户初步认知和接受自己。

到了2014年,滴滴开启一场与竞争对手之间有些疯狂且是刺刀见红的厮杀,最后这场厮杀以滴滴的存留和逐次做大而告终。

而到了2015年,经历了这一切洗礼的滴滴,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它们俨然已经成了一个新一代的互联网巨头型公司,开启了一系列业务,且凭借自己坚实的基础在各条线上把对手打得溃不成军。尤其是,在2015年初,经历过了跟Uber的正面对抗后,滴滴更显得成熟。

2015年6月1日滴滴顺风车上线,迄今为止,在顺风车领域滴滴已占据70%以上的份额;2015年7月15日滴滴巴士正式上线;2015年7月28日,滴滴代驾上线,至此,滴滴完成六大产品线布局。而到2015年年底,滴滴在互联网出租车出行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80%,已经形成垄断之势。


如今的滴滴,俨然几乎已经成为了国人“出行”相关需求的第一入口,它的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而不管是P2P租车还是试驾又或是其他出行类业务,都要小心,因为看起来,滴滴进入这些领域,无非只是早晚而已。

(未完待续)

以上是本年度10大产品事件盘点的上篇,它们中的大部分集中发生在2015年上半年。

在2015年的下半年,还有哪些你印象中不容错过的产品事件?不妨给我们留言聊一聊。

明天,我们将会为大家继续推送本系列报告的下篇。敬请期待。

评论(1)
阅读(2199)
文章评论

请您,再发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