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首页
看!那只走在人文与科技之间的产品狗
Luke    2016-02-24 14:07:11

640.jpg

本文为三节课发起人luke新书《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自序。作者曾任百度搜索产品架构师,阿里巴巴高级产品经理,世纪佳缘产品总监。

三节课是首家互联网产品主题学习社区,免费提供最系统的产品 + 运营课程学习,定期出品有深度的产品观察 + 评论。

如需转载,请联系三节课,并注明出处。

人们经常会陷入一种误区中:把对于做某种事情的兴趣误认为是天赋。

很多年前,我比较喜欢写点东西,因此也常常误认为是自己有写作的天赋。后来才发现,有写作天赋的人太多了,若这也算天赋,那有天赋的人岂不是太多了,自己那只是兴趣。

到了我进入互联网,从事产品经理工作之后,连写作的兴趣都丢的一干二净,后来因为朋友们鼓励,将自己的一些想法总结出来,写一本书给大家看。于是才发现,写作是一件多么挑战的事情。好在现在可以拿出来给大家批评指正了。

说起互联网产品,我做了十年,除了书里的一些总结外,还有些碎片的想法给大家分享。


产品是手段,人才是目的

我从来不曾想象,一个本科学法学的人,能够在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职业走上十年。

我曾经幻想在我的国际政治和国际传播专业有所建树,但因缘巧合,顺着自己的性子在另外一条路上越走越开心。

就像有个人说过: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某个时候做准备。

我曾经很认真的学习关于哲学、政治学、法理学和传播学的知识,我单纯的觉得作为一个学生就该学好这些知识,更何况我还是很喜欢这些东西的。

很多人见到我的反应就是,你太像一个产品经理了!我成为产品经理,从加入阿里巴巴开始变得真实。

阿里巴巴面试官告诉我,他们需要人文、社科学背景的产品经理,我惊讶的合不拢嘴。

难道产品经理不应该是技术背景的么?他说,所有技术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这个社会最主要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个人和群体。

我没有能力去说明那些复杂的问题,

但幸运的是,我曾经读过一些关于社会的书,我想基于这些知识和我做过的产品的工作,聊聊我的想法。


无知的峡谷

在宁静的无知峡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

——《宽容》房龙

这是对我影响深刻的一本书,这部社会科学的书却有着一个人文的名字。

房龙说,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上的种种奇迹,但我们忽略了一个奇迹,那就是人类得以幸存的奇迹。

宽容,就是去探索这个奇迹发生的原因。

人类得以幸存的奇迹,是群体的奇迹。是每一次面临死亡和生存时候侥幸或必然的选择。

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到斯巴达战役,到火器和热兵器时代,人们没有因为武器越来越有杀伤力而更加具有安全感,恰恰相反,因为核武器而产生的核威慑成了最大的不安全的存在

技术手段因为战争被不断向前推进,而人类并没有因此过的更加幸福。

人是目的,还是手段?

技术是目的,还是手段?

我成为一个产品经理的时候,希望用产品改变世界。今天的我,更希望通过产品去赞美生活。

我认为,用户是目的,不是你去改变的对象。用户也是你价值诉求的终点,不是证明你能力的某种手段。

产品经理,不是上帝。

即使人可以设计出一款情趣用品,让男人和女人彼此都不需要对方而能获得类似性爱的快感。在我看来,做的越满足用户需求,反而越远离目的。

产品是手段,不是目的。技术是中立的,有正或者负的作用。

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

每次看到《大话西游》的这个结尾都有种说不出的难受。那人好像一条狗,在我看来,充满着犬儒式的羡慕。

自己身披金甲,手持定海神针,却毫无欢喜可言。

产品首先是给自己的,然后是给用户的。


结构和过程

肯尼斯·沃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提出结构和过程组成了一切。

就像宇宙,也是由结构和过程组成。结构是多维度的,过程是线性的,他们组成了时空。

就像产品一样,结构是技术性的,过程是流程化、场景化的。

我们常常能很深刻的感受技术性的结构、框架、代码、链接,但往往忽视了过程。

我经常想,一个用户,进入一个产品的系统,就像进入了宇宙的空间结构中,而ta花上一个小时在这个系统里,其实用户已经不是当初的用户,而系统也可能不是原来的系统了。

因为用户的进来,系统变了;因为系统的使用,用户也变了。

就像,我现在丧失了阅读长篇文章的能力,是互联网产品影响了我们,还是我们影响了互联网?

这个方法,一直在深刻的影响我对产品的规划和设计。

上过我的课的同学都知道,我很多的分析框架或者方法,都是通过结构和过程的交叉分析去获得答案。


常识与前提性批判

一切知识,无外乎常识

——托马斯·潘恩《常识》

潘恩据说是个流氓,在英国。然而,这个流氓到了美国之后,写了本小书《常识》,成了著名的政治学家。

一切知识,无外乎常识,或者基于常识的推论。

所以,人的理性应该是:常识+逻辑。

如果你想保持常识,可能需要在一切的语境和场景中,保持前提性批判。

所谓前提性批判,是我们的哲学老师孙正聿先生一直在提倡的,认识论的反省。

他说,认识总是被污染的,认识总是充满偏见的。

他说平常心,异常思;异常心,平常思。

这多么的像批判现在互联网某些创业者的产品观。

他们做了那么多用常识想来都不正常的产品,但靠着“讲故事”的方式给自己和别人洗脑。

就像我们多次产品马拉松活动表现的,我们的产品经理,其实很缺乏常识。

用户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其实常常就是一个真实、具体的问题。

你能不能说服用户,用真实、不可辩驳的理由。这样的能力,需要强大的常识作为依据。

大医生有病人没时间,小医生有时间没病人。男人喜欢漂亮的女人,女人喜欢可信赖的男人……

类似这样的常识,不是所有人都认识到的。

保持常识,然后通过常识的逻辑推论,得出来的结果,往往就是创新。

常识够扎实,逻辑够粗壮,建立起来的认识的方法,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主体间性的产品价值观

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工具行为是主客体关系,而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行为。

——尤尔根·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如果当今有某些思想是闪闪发光,不能漠视的,那么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尤尔根·哈贝马斯肯定是其中第一的。

我经常说,产品作为一种对话机制而存在,其实就是想说明: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从支持大家的工具行为,越来越多的去支持交往行为。

产品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其实指产品成为人们社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苹果手机,它的工具属性其他手机其实都有,而交往中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人们用苹果手机,不是因为它可以打电话,而是别人对这部手机的看法。

很多产品,做出来不是给人用的,是用来炫的,不是么?

你做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微信朋友圈晒了什么。

就像十一,我在三亚度假,但很多北京朋友约我出去玩,我说不在北京,他们很惊讶,说“没看到你发朋友圈啊?!”

人们越来越被产品定义了,同时也在让产品更加趋于社交化,服务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

这样的产品,越来越具有价值。


让科技赞美生活还是被技术改变生活?

苹果在赞美生活,谷歌在赞美科技。

苹果的一切产品皈依为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孩子、朋友的幸福感提升。

谷歌的一切产品告诉我们,技术可以无所不能,我们可以飞跃地球,可以无人驾驶,可以智能一切。

这是两种产品价值观,你为什么而做,就一定会做成你想的样子。

所谓,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就一定会发生。

我越来越觉得苹果的产品有一个特点:让技术加强可感知的体验,而不是纯粹炫耀技术。

苹果不缺技术深度,但显然没人把苹果看做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

苹果也很少用特别不成熟或者没法加强体验的技术,虽然看起来很酷。

一切以可感知的体验作为技术价值的判断,让技术隐藏在产品的后面。

你想秀出你的肌肉,还是让这些肌肉在恰当的时候,让人感到你那种很健康的状态呢?

从技术驱动互联网,到产品驱动互联网,再到设计驱动互联网

其实是我们不断在回归最初的那个问题:产品不是目的,人是目的!

我在《产品的视角》一书里提出了定义产品的微笑模型。

产品的第一价值是微笑,微笑价值最大化是我们产品设计和运营的核心。

技术是用来加强这个微笑,而不是制造这个微笑。

从这个角度看,乔布斯是第一个产品经理。

他似乎一直没有忘记自己要做的东西出发点是什么。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在我看来就是悟空说给自己的那句话: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

1.png

评论(16)
阅读(7128)
文章评论

请您,再发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