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首页
分答联合创始人朱晓华:分答诞生背后的三个真相
朱晓华    2016-11-28 21:07:42

近期一直关注我们的朋友可能知道,我们11月26日的时候,在北京前门23号轰轰烈烈地搞了一个活动——「三次元Club.年终聚会」。我们请到了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快刀青衣、分答联合创始人朱晓华等9位大咖,围绕着学习和互联网产品这两件事情,做了一系列的演讲。

今明两天,我们会陆续将现场嘉宾们的演讲进行整理,并分享给各位朋友。希望没有去到现场的你们,也可以从演讲中学到一些知识。当然,如果你当时就在现场,不妨也来回顾一下。

下面,是分答联合创始人朱晓华在三次元Club.年终聚会的分享——

 

主题:分答的三个关键时刻

演讲嘉宾:朱晓华

 

关于“分答”,外界对我们的评论大多数是不靠谱的,少数是特别不靠谱的,唯有一个,三节课的理论写的特别好。(三节课之前写过关于分答的文章,具体可戳→《王思聪们的爆料狂欢,姬十三面前的岔路口》

要我说,“分答”这个产品诞生在三个时刻。

 

 

2015年12月某日

被否定的原始创意

 

第一个时刻是在去年12月某日,我们产生了一个今天“分答”的最原始想法。

去年9月的时候有一个产品叫做Wiselike(一个重PGC属性的知识分享及问答社区),它是硅谷的一个哥儿们做的,是一个以人为线索的问答。关于Wiselike,它有几个点让我感觉很兴奋:

  • 以人为线索的回答;

  • 中V愿意来互动;

  • 问答内容可以被其他人阅读;

  • 内容引导控制在专业领域避免八卦;

  • 和在行的定位匹配,我们有沉淀的优势。

问答这个东西已经做了好多年了,从百度知道,到ask,到知乎等,但是他们大多是以问题为线索。而Wiselike是以人为线索,你在上面可以看到一个一个人的头像,你点进去可以向他提问题。

而且,它上面居然来了一些中V的人,有一些专业人士,比如说某一个研究人工智能的大咖,这些人不是大V,但是他们又是很专业的某一个领域里很牛的人,这些人居然愿意在这个平台免费地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这很有意思。由于有了这个专业性,它就不是草根博出位的地方,上面的人都是专业人士。

此外,它的内容可以被其他人阅读,这个大家觉得很普通,很正常,但对我们分答的人来说,我们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它的内容可以被人阅读,就可以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它在内容上的引导非常有趣,在严格地做引导,没有八卦类的东西,上面全部都是专业的内容。

这个产品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过,我当时是在36氪上看到了一篇关于Wiselike的文章,我就很兴奋,就去研究这个产品,为什么?因为它和我们在行的定位非常匹配。我们在行是做什么?我们是以人为线索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分享,首先是突出人,我们和其它所有产品的区别也就在这里。

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在行的这个产品它比较重,你要见一个人,线下跟他见面一对一地聊,成本是比较高的,同时又是比较重、比较慢的状态,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变得更轻、更快一些呢?我们当时一直在琢磨这事儿,所以当时看到Wiselike的时候就很兴奋。

而且,由于我们之前都是以人为导向的,所以在运营的团队实力上,我们是有信心的。如果你的团队没有很强的BD能力,可能会不太确信一开始能够拉来一些大V、中V,但由于我们已经运营一年了,算是轻车熟路,所以我们很有信心。

我们要不要做一个类似Wiselike的产品?

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琢磨来琢磨去,业余时间也做了原型。到了12月份的时候开始讨论,研究来研究去,我们到底要不要做?后来在琢磨每一个细节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些可能会面临的困难:

  • 行家的参与动机不强;

  • 心智定位场景已经被占据;

  • 太严肃,不够有趣;

  • 传播来源成问题,没有转发动力;

  • 这会是一个慢产品,慢等于死。

1. 行家的参与动机不强

行家参与的动机可能不够强。为什么?我们看了Wiselike上面的回答,这些人的存活时间不会太长,中V自己在原有的领域里面得先成了V才会来,但是成了V,时间就变紧张了,属于功夫比较值钱,时间成本非常高,要在上面再回答一个人对你的提问,你的动力在哪里?

对比一下某乎,他上面真正专业的人士属于少数,留存也不会太长,而大量存在的是草根,在那儿博出位的,或者是一些自媒体,在那儿写文章。他们大多不是某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而你一旦成为一个专业人士,你的时间成本就很高,再输出一篇万字长文,对你来说,成本就太高了。

我们在行的行家有没有人愿意输出这样的东西?一开始可能会有,但是不会有持久的效果,因为这个东西不能给他带来很大的收益,一平衡就很难持续了。

 

 

2.心智定位场景已经被占据

心智定位的场景不是特别鲜明,大家很容易拿它和知乎或者和新浪微博做对标,甚至和某些微信公众号做对标,这样就很难活起来。前面已经做成的这些知识分享社区都非常成熟了,我们再去推这个点会很困难。

 

 

3.太严肃,不够有趣

Wiselike的内容全是专业内容,专业到觉得不好玩儿了,在这么一个信息流这么快的时代,做的东西这么严肃,往往会把自己陷入到一个小众的环境里面,如果你想做一个流行的很多人喜欢的产品,就不能太严肃。

 

 

4.传播来源成问题,没有转发动力

别人愿意转发你的内容,一定是你打动了他心里的某个点,或者这个东西是超出他预期的,或者是好玩的,他才会愿意转。但是如果只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内容,就没有一个很好的吸人眼球进来的方法。

 

 

5.这会是一个慢产品,慢等于死

事实证明,Wiselike做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在流量仍然不高,它是一个慢产品,慢产品在创业领域里面就会非常难受。有一个理论叫“大爆炸”,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原来做一个产品可以花很多时间慢慢打磨它,但由于现在有了发达的互联网,发达的自媒体,发达的朋友圈,所有事情都会发展特别快,如果你慢慢做,还没火起来,新的东西就会把你覆盖掉,你就没有机会成功了。

当时我们就想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先不动,继续想。

虽然最后我们决定先不启动做这个产品,但我们觉得把这个事情继续往前推下去,继续收集,还是很有必要的。

 

2016年4月29日下午

决策时刻

 

4月29日,我们决定正式启动做分答。做这个决策,和我们之前获得的各种启发有关。

春节前,微信朋友圈有一个花钱看图的功能,很多人参与进来,玩儿得不亦乐乎,原来朋友之间互相骗点儿小钱可以这么有趣。接着是2月份下旬,我读了《必然》这本书。

里面有这么两句话,我觉得很受启发。一是“答案将变得廉价,而问题会变得更有价值”;二是“在免费过剩的时代,付费模式就包括了即时性、个性化、可靠性、可赞助”。你在百度知道上回答一个问题,回答你的人不一定靠谱,但是如果他是一个行业专家,通常这答案就是靠谱的。

3月初的时候,我们做了一次用户调研,用研告诉我们,用户在在行上下单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跟这个行家见面对自己是否有用。

到最后4月份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弓的产品,在这个产品里,你可以向一个人提问问题,这个人可以用文字回答你,而且只有你们双方才能看到这个答案,大弓告诉我们,有用的信息,真的会有人愿意花钱去问。在微信里的轻小产品也会大有可为。

这个琢磨的过程就像一个拼图,你在之前担心的,没想明白的问题,经过半年的时间不断地琢磨,这个时候过来一块拼图,再凑一块拼图,每一个拼图出现就讨论一次,最后就有了所有的趋势。

  • 用付费提问代替免费提问

  • 语音比文字更有个性

  • 内容需要可被二次消费

  • 大的趋势是轻量级,在微信里做

  • 有趣、出乎意料才能有传播性

4月29号那天决定坚决采取行动,我们拉了一个小团队,几个人租了一个四合院就开始干了。

  • 一晚框架:1个产品经理

  • 一日原型:3个产品经理

  • 一个周末主体:1设计、1后端、1前端、1测试、1运营

  • 一周业余时间完善

  • 两天内测

  • 一日引爆

从一个被否的创意,到半年持续不断的找拼图,最后拼出来,这就是我们的过程。

 

 

2016年5月底

初融入在行or独立品牌

 

 

到5月底的时候,我们又面临了另一个问题:分答到底是和在行合并起来?还是和在行分开?

在那个时候,我们分答的数据是呈爆炸性增长的,但是和我们在行的品牌是分裂的。

一开始的时候,分答是在在行的公众号里面,为了保护“在行”这个名字,我们注册了一个新号——“分答”,分答完全没有进行推广,在什么事儿都没干的情况下,分答里面居然有小十万粉了。

同时,也有大量的用户在搜“分答”,下载的却是在行APP。团队已经满负荷,刚开始做的人到这个时候已经持续加班一个月,脑子都有点转不动了。网页端的开发,每天会上线好多版本,简直要疯了。这个时候我们要做分答APP吗?原来计划是在在行APP里面增加分答功能,而且已经在做各种产品、设计、开发的准备了。

这个时候团队里面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原计划,分答放在在行里面;一种是把分答单提出来放到一个新的APP里面,我们反复讨论了很多次,第一次开会决定的是不独立。对外,一个团队要做两个产品,这个决策很困难,因为要把所有的人力都分开,原来一帮人干的事情现在要两拨人去干,每一部分的力量都减弱了,对当时团队尚小的我们来说,这个决策是非常困难的。

但有一些现象是我们必须关注到的:

第一,分答用户体量已经远远超过在行。那个时候在行的活跃用户和分答的活跃用户一比,只有分答的1/10。

第二,在行和分答的心智场景差别非常大。来在行的场景是要跟他见一面,要付很高的成本,要有效的沟通,但是分答是一个非常快、非常轻的场景。

第三,产品调性。在行调性主打专业化,整个风格非常干净,照片都要非常大,要有特别专业的文案包装,所有的地方都要主打精英范儿。分答相对比较亲民,很多地方插了一些搞笑的东西,很多文案也都比较调皮,比如“偷偷听”。

第四,用户特征也完全不一样。在行有些用户花了几百块钱,感觉不满会去投诉一下,但是不退款。分答用户不一样,社会阶层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客服跟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用户素质差别非常之大。如果这个时候硬生生地把两个东西绑到一起,就会变得没法下手了,太复杂了,两个差距太远,要绑在一起,每一个都会变得很不爽。

所以,我们最后的决定是—拆开

 

在这整个过程中,我有几点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第一,一切创新都是杂交。我们杂交了这么多个创意源泉,脑子里带着自己的问题不断找创意源泉,找到一块就放在拼图里拼起来,最终杂交出了一个好的创意。

第二,重要的是关键决策。而且时机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找开发,我们做的就不是分答,如果开发晚了,大弓下一个版本可能就做了分答。早一点可能就死了,晚一点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第三,探索新产品,需要CEO的决心、魄力。刚开始什么都不知道,往这边走可能对,也可能错,团队都有怀疑,如果创始人没有一个很强的信心表现出决断力的话,大家的怀疑会更多。分答和在行要分开的时候,运营的同学肯定压力很大,原来几十个人一起做在行,现在要分开了,原来的事儿还不能减,反抗非常强烈。就算现在,我们内部也还有这样的争论。有时候在行要做一个功能,但那边分答也有优先级,因为开发的团队只有一个,中间PK的过程也变得复杂了,即使最后做了决定,后面也还是要承担矛盾。

 

大家可能知道,在行分答这周公布了腾讯领头的pre-A的融资,接下来,我们可能会有一些新的产品出来,现在已经内测了一段时间,之后也会有一些比较主动的行动。

具体什么行动,我们12月份见。

 

在三节课微信公众号(ID:sanjieke)后台回复“11283”,即可获取本场分享的PPT。

本文由「三次元Club.年终聚会」中朱晓华分享的内容整理而成。如需转载,请联系三节课微信公众号(ID:sanjieke),并注明出处。

评论(0)
阅读(1322)
文章评论

请您,再发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