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首页
在产品和运营的“不确定”面前,我的2种工作方法和判断逻辑
黄有璨    2016-11-25 22:36:43

1.

 

做产品或做运营,总会面临很多“不确定”的状况,即:你想干一件事,但你完全不知道这件事用户认可不认可,喜欢不喜欢,做完之后到底有没有意义。

每逢此时,你往往会变得很纠结。

我个人一向喜欢依赖于两类工作方法。

 

2.

 

方法一,是为数据和理性而做。也即,你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需要有数据来进行佐证和检视,也需要持续围绕着数据再进行调整和优化。

好比,三节课想要开一个新的内容栏目,但我们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喜欢它,我们就可以先试着发几篇对应的内容出来,再通过发出来后的阅读数、用户反馈等进行下一步决策和调整。

又好比,如果微信想要推出“付费入群”的功能,但又不确定用户对这个功能的反馈如何,更不能确定这个功能上了之后会不会顿时间一大堆群都开始收费,小广告满天飞让用户不堪其扰,于是,他们就可以通过先小范围发布一个带有此功能的测试版本,让一部分人先用用看,再通过对这个小版本的数据监测来决定是否要正式面向全部用户上线此功能。

换句话讲,你想做的每一个决策,在做之前你就需要想好可以用来去检视和验证这个决策的对应数据,并对之进行监测。同理,在拿到监测的数据之后,接下来的产品和运营方向如何推进和调整,你也需要严谨参照数据来进行思考和评估。

我们在三节课的课程中常说的“向迭代要数据,向数据要迭代”,大抵也就是这个意思。

 

3.

 

方法一重逻辑重理性,好在严谨和客观,但问题则是评估成本和沟通成本都很大。比如,你可能从一堆数据中发现了某个关键的蛛丝马迹,并围绕着这个蛛丝马迹做了一系列追踪后有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判断,但面对老板和同事时,为了要把这个判断的逻辑讲清楚,你可能需要做一大堆的陈述和分析,还要确保他们能听懂。

又比如,假如你不幸身在一个“就差几个程序猿”了的创业团队,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是根本没机会看到那么多数据的——因为根本没有资源帮你做数据后台、数据埋点等等相关的一大堆东西。

此外,数据也会存在自己的局限。好比,像调性、社区氛围这样的东西,你就很难通过数据来界定。

 

4.

 

于是,就有了第二种方法。

方法二,则是为了自己和直觉而做。它的具体做法,是无论如何要先把自己变成一个典型用户,再去做一个可以让自己“有感觉的”,真的发自内心喜欢甚至热爱它的东西出来。

我在《运营之光》中讲过一个故事——我有个朋友,有段时间,她在做一款“反社交的社交产品”,定位则是面向一群“害怕与抗拒现实世界中负担沉重的社交,但仍然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虽然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但又不希望被那些不会理解自己的'异类'看到”的用户。

是的,就是这么个怎么听怎么抽象的产品和用户群,她做起来,却如鱼得水。在她的团队里,每一个界面展示出来的东西好还是不好,每一篇要推送发布的内容用户是不是会喜欢,每一处产品的核心逻辑要怎么来设定,鲜少会看数据做分析,而大部分都会是她来说了算。而神奇的是,她的决策,鲜少出错,几乎90%以上她看似拍脑袋所决定的东西,事后都被证明,用户非常喜欢。

这一切的秘密很简单。要知道,她本身就是一个“害怕与抗拒现实世界中负担沉重的社交,但仍然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虽然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但又不希望被那些不会理解自己的'异类'看到”的人。正因为这样,某种意义上,她其实是在给自己做一款产品。所以,无须数据,也无须复杂的逻辑判定,很多时候,只需要确保做出来的东西可以让她自己认可和喜欢。

她知道,只要做得到这一点,这八成就一定会是一个用户们喜欢的东西。

这个逻辑听起来似乎很神奇,但它真的是有效的。

 

5.

 

4年前,我跟几个朋友创业做了一个学习类的网站,我们为一群“学习控”型的用户提供各种五花八门的学习课程——上至如何早睡早起,下至如何2小时内学会打德州。

在创业起初,为了离用户更近一些,我花了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让自己成为一个典型的“学习控”。为了做到这一切,我在2个月内往返奔波,参加了大约50场主题各异的线下学习课程和沙龙,与用户们大量交流和攀谈,并尝试着完成那些我们的目标用户最常干的事:记笔记、画脑图、写日记、早起等等,直到我慢慢真的可以让自己变得很享受这一切。

然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那之后,我发现,我们网站上线的课程,但凡是能让我觉得很喜欢的,上线后的销售额和报名量基本都不会差。而另一部分让我觉得不太喜欢的课程,往往结局都很惨淡。

甚至是,同样主题但讲师不同的两门课,有时候我在看一眼之后大体就能判断出来哪一堂会更受用户欢迎。

在那之后,我凭借这种直觉做出的很多决策都获得了成功。

必须要说,真的身处这种状态下,是一种很让人兴奋的感受。在那个时刻,身为一个产品或是运营,你既具备能力和空间可以去推动你的产品和服务发生变化,又可以完全凭借自身的标准和判断来获得一大群用户的认可和赞扬,再也没有比这更让人感到兴奋和满足的事情了。

那感觉,就像你是一个背负了巨大使命,而又确实具备某些特异功能可以拯救世界的救世主。那会带给你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6.

 

这样的方法二,是一种摒弃严密的逻辑和理性的分析,而更多依赖于感性和直觉的方法。它的好处是,一旦你真的可以做到把自己变成一个典型用户,那么你判断一件事的决策成本会变得极低,同时你也能够从中获得更高的工作成就感。

但坏处则在于,你也很容易因此而遇到天花板或陷入局限。好比我那位做“反社交的社交”产品的朋友,如果她长期执着于只做一款可以让当下的自己满足的产品,那哪怕再美,这也会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产品。

 

7.

 

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方法往往需要搭配起来使用,才会更容易成功。

而就个人而言,我更喜欢采用的方式是:通过第二种方法的逻辑来判定什么一定不能做和什么也许能做,再通过第一种方法的逻辑来确定什么一定能做。

好比,要做三节课的内容运营,我会在充分了解用户的前提下,完全凭借自身的喜好来判定我们一定不会做什么,以及可能会做些什么。

我举个真实的例子——

一年前,我凭借直觉做出了这样一个判断:三节课一定不能一味转载那些早就烂大街,被转得满世界都是了的所谓“干货”;一定不能发一大堆我们自己都看不过来的行业资讯;也一定不能再发一大堆自嗨型的活动总结。

相对的,我们可能需要通过很多细碎的工作如文案、互动、活动、运营机制等把自己的内容变得更有调性一些;我们可能可以去讲更多真实的三节课学员的故事;我们也可能可以通过去做一系列的分析报告,一步步带大家去学会如何认识产品和看待分析产品,以及去主动对于行业内发生的很多经典的运营活动进行分析和解读——我觉得,相比起一味看很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干货”而言,这样会有价值多了。

然后,在依靠方法二有了“绝对不做”的底线和“也许能做”的猜想之后,我会再通过逻辑和数据来一一判定,到底什么是一定能做的。例如——

  • 我们的产品分析报告对外发布了一段时间之后,阅读、转发和点赞是不是真的那么好?或者说,频次大抵在一个什么节奏会更合适?

  • 我们的那些关于人的故事大家又是不是真的会喜欢看?

然后,你就会看到,在三节课里,我们那种纯粹的产品分析报告开始少了一些,发布频次开始降到1个月一篇;而关于“人”的故事和解读,则差不多会提升到每2周左右一篇。

当然,你也会注意到,三节课里开始有了占比越来越多的互联网行业产品事件报道和运营活动复盘。

然后,也正是依赖着这样的工作方法和判断逻辑,我们在短短不到1年的时间里把“三节课”的微信公众号(ID:sanjieke)变成了一个在互联网圈内还有些知名度,以及口碑还算挺好的微信公号。

以及,我们还向知乎进军,在知乎专栏里,你也可以不断看到我们的产出与思考。

在我眼中,一个好的运营或产品,是一定需要能够在这两种状态间不断切换的。

 

8.

 

还是依照着这样的逻辑,关于三节课的整体内容,我在2016年临近结束的时候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我感觉,因为关于产品和运营的各种方法论和说法实在太多太杂,这导致了对于很多概念大家也往往处于一种越听越模糊越听越抽象的状态。典型比如说,对于“用户运营”这样的概念,很多人其实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所以,也许我们可以试着从事情的本质出发,带领大家每周都去重新思考和梳理一个类似的概念和话题。

我感觉,很多新人们其实缺的不是“干货”,而更多是一些学习方法。所以,也许除了方法论和案例分析之外,我其实可以花点时间试着来聊一些关于互联网人的学习方法。

我也感觉,其实我们应该围绕着一些不是那么标准的问题,试着开放一部分栏目,让用户来与我们共同去创造出来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只要看看《听说腾讯在微信和QQ之外又上线了一款社交产品?》这篇文章的评论区,你就知道三节课的用户们其实能够贡献多么优质的内容了。

……

我觉得,要是这些事情中的一半都能做好做实,三节课也许会变得更好,更加性感,影响力也更大。

从2017年1月开始,我会依照着今天提到的逻辑,试着去落地这些所有的想法。

你也许已经见证了在过去一年里三节课里发生的一切。关于这套逻辑在接下来半年内是否还能一样有效,欢迎继续见证。:-)

 

本文作者黄有璨,三节课发起人,《运营之光》作者,微信公号“黄的世界”作者。如需转载,请联系三节课微信公众号(ID:sanjieke),并注明出处。

评论(5)
阅读(1797)
文章评论

请您,再发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