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首页
关于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为什么要“做学习”的思考
Luke    2016-09-10 11:02:22

本文为三节课教师节特稿。作者 Luke,三节课发起人,原百度搜索产品架构师,资深产品经理,《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一书作者。

三节课是首家互联网产品主题学习社区,提供最系统的产品 + 运营学习课程,定期出品有深度的产品观察 + 评论。

如需转载,请联系三节课(ID:sanjieke),并注明出处。 

每年的九月都是要花钱的日子,苹果、moto、魅族、锤子都在这个月有新品发布,似乎是瞄准了大家的钱袋子。

对于某一群人来说,九月还有更大的一笔开销:交学费!

九月是我国大、中、小学开学的日子,以前大家在开学这天都是排着队去财务处交钱,现在应该都可以直接网银、支付宝甚至微信支付了吧?家长在这个月要给孩子准备好学费、生活费和新装备,孩子们则只要带上暑假作业和自己的iPhone去学校就可以了。

我也上过学。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妈妈带我去报到,帮我交了钱,但因为我年纪太小没到年纪,老师说不收,让我们明年再来。我妈妈可不是一般人,她软磨硬泡让校长接收了我,但我必须自己带椅子和书桌去上课。于是我过上了自己带椅子和借二年级哥哥的书上课的日子。

二年级开始,我就自己报到了,报到那天小朋友早早地来喊我,我们背上书包,拿着大扫除用的扫帚、抹布,以及妈妈给我的7块钱就去学校了。我们二年级的学费是七块钱,没有杂费,因为杂费都是随时收取。今天看起来七块钱不多,但在当时一袋零食只要5分钱,一颗糖果只要2分钱的年代,七块钱对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后来中学报名费到了200多,高中到了500多,学费越来越贵。

从高中开始,由于家里遭遇了一些变故,学费负担对我爸妈来说越来越重。虽然我高一开始就每个学期都能拿到奖学金,但显然还是不足以让我的高中过得很舒服。在这么大的压力下,我曾经想过,放弃学业,和其他朋友一样,赚点钱吧。

我曾经问过我妈一次,我为什么要读书?妈妈说的很简单,她说她吃了太多不读书的苦,希望我们能够通过读书变得更好。

其实怎么能变得更好,以及变得好成什么样,我们都不知道。但我从此还是认认真真的,踏踏实实的,除了踢足球,就是学习。应该说,学习在那个时代成了我的习惯。

 

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呢?这个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在我们闲的蛋疼的大学生活里偶尔也会冒出来。显然,我妈妈说的让我们过得更好已经不足以让我信服,因为很多没上大学,没太多学习的同学,过得比我还好,生活得比我还好。

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惑我,但在大学里遇到的所有问题,其实都可以通过大学的学习获得答案。

为了获得一些启示,我开始听大量的讲座,在大学4年内,我大概听了100场以上的演讲,从郎咸平到冯友兰,从闾丘露薇到席慕蓉,我把能听的故事都听了。有一天,我听到了一位叶嘉莹老人的演讲,她朗读唐诗和宋词的语调与我以前听到的人完全不一样,太美了!

 

 

她读李清照的词,读柳永的词是那么的温婉曲折,并且一直在微笑地享受着。这种感觉,只有现场亲耳听过的同学才能感受到。

在这一天,我几乎感觉到了读书的意义,一种让你的精神生活更美好,更舒适,与自己的对话更加自由的感觉。

再后来,我听了很多吉大哲学系的课,我的哲学启蒙老师孙正聿先生给了我很多启示。他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已经是满头白发,但说话却还是铿锵有力。

 

 

我们很好奇他如此高龄为什么还在为本科生上课,他说,好的老师就应该给本科生讲课,本科生是大学生里最重要的学生,资深教授、终身教授一定要给本科生讲课。

有一次,我在课上问他,我们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要学习呢?他的回答奠定了我对教育的最基础的认识。他引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哲学是让人称其为人,而不是某种人。大学是先让你成为人,再让你成其为某种人的地方。

这就是学习的意义。哲学是让我们成其为人,而不是某种人。专业是让我们成其为某种人。

可是我们生来都是人啊,为什么还要成其为人呢?其实,我们生下来只有人的形体,还没有人的智慧和知识,也没有常识。我们无法把信息、数据和知识联系起来,我们无法了解规律和神的关系。

后来,再看李慎之和李泽厚两位先生的书,我才发现,除了哲学,法学和美学也是让我们“成其为人”的很重要的渠道。李泽厚老师《美的历程》和《中国思想史论》让我基本知道了我们人类对美追求的历史和我们国家的历史。

最后,他们说,哲学的最终问题,是教育的问题。但这些,和我们的生活,其实没有太多关系。读完这些东西之后,我的性格变得淡然,心境也很平和,并且能够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习,让我变得更加充实,没有太多戾气,也更加平衡。

 

2.我们为什么要做学习的事情?

 

让人成其为人而不是某种人,说的其实是通识教育,或者叫素质教育。而成其为某种人,说的应该是技能教育,或者叫职业教育。其实在中国,这两件事都没有被做明白,或者说做的很糊涂。

初高中教育其实担负着让人称其为人,而不是某种人的重任。大学职业教育应该是让人称其为某种人的重任。

逻辑上应该是这样的:

 

但事实上,我们却做成了这样:

 

我们的初高中都在接受应试教育,所以我们的大学承担了双重责任:成为人+成为某种人。所以这些教育最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既没有让我们成为合格的人,也没有让我们成为某种人的工作。简单来说,大学的学习让我们无法面对市场,也无法面对自己。

反观国外的教育,由于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的普世性价值观培养、通识和常识培养、逻辑和思考方式培养完成的比较好,所以,大学开始,就可以为成为某种人而做准备。

 

我很喜欢的一个外国的产品,叫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可汗用了很多很有趣的手段和方法,帮助大家学习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和金融学等知识。

Coursa为首的Mooc希望在上图中左侧(也就是兴趣、常识和逻辑)给大家带来通用能力,但其实,通用能力过了一个年龄段(比如18岁)后,思维接受度就会越来越封闭,很难再有好的效果了。所以,其实Mooc发展的压力很大,而且在线的方式也未必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也因此,我们现在正在做的这个互联网人学习社区——三节课,以及像三节课一样的团队,其实是解决不了人成其为人的问题的,我们更想解决上图中两圈中间这个职业能力的问题。

这个问题还是要依靠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去解决的。这是个大问题,也是国家需要认真仔细对待的问题,就像奥巴马在美国中小学开学时发表的演讲(点击观看)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能否强,取决于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能否充分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某种人。

我们学了很多种三角函数的解法,但我们不知道华表作为一种图腾和玛雅人的图腾是多么地一致,人类文明可能是有同一源头的?

我们知道了很多物理定律和化学公式,但其实世界上那么多美丽的地质地貌和日出日落也许是让我记忆最深刻的。

我们爱上语文课,但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古诗词,而是希望读懂里面感人的故事或者美丽的韵律。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我们一辈子都要为这样的教育短板补课。

1.在成为人这件事上,我们一直要学习、阅读,让自己“爱智慧”的能力提升起来;

2.在成为某种人这件事上,我们需要不断的input,这样我们每天output的时候才能够“能量守恒”,保持内心的平衡。

站在我们的立场上看,三节课是希望你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你input,就像充电站和充电桩一样,让你在output的时候,不会时常感觉“身体被掏空”。

作为三节课的一名讲师,我和三节课都一直在强调:行胜于言。有时候,三节课不会给你任何skill,而是会给到你收获感,这种感觉会让你在面对无数的挑战和困难的时候,有信心能够走下去,因为你自己会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我一直在努力在行动,而不是在抱怨!

今天是教师节。我也想要在此感谢那些我的授业恩师,感谢我的母校、父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无论传道、授业还是解惑的老师,都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

当然,还要我们的父母,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爱我们的老师,也祝天下父母节日快乐!!

评论(5)
阅读(1991)
文章评论

请您,再发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