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三节课官方出品。
三节课是首家互联网产品主题学习社区,提供最系统的产品 + 运营课程学习,定期出品有深度的产品观察 + 评论。
如需转载,请联系三节课微信公众号(ID: sanjieke),并注明出处。
“作为一个互联网人,在未来5年内,你觉得做产品更有前途,还是做运营更有前途?”
这是许多互联网圈新人面对职业规划时都会思考的一件事情,也是我们几天前在知乎抛出的一个问题。
在短短数天时间,这个问题收获了2038个关注和125个回答,其中不乏刘飞、苏杰、张亮、kentzhu等互联网圈内名人。而讨论的结果也颇为出乎我们意料——居然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很多产品经理们都一致认为:从大趋势上看,未来5年的互联网,运营会是更有前途的职业。
其中,答主@龙崎 直接提到——
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
为什么说有意思呢,因为往前推5年,根本不会有人问出这个问题:因为LowB 运营要么是从产品衍生出来的,要么就是原来的编辑或者供应链从业人员换个职位名称来的。
这样的立场其实多少代表了很多人的认知——大家都知道,在过去5年的互联网内,“产品经理”是一个颇受追捧的职业。以至于很多人都在说“产品经理是离CEO最近的人”。
但万万没想到,在不知不觉中,似乎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以下,我们对于该问题下各方的观点做了一个简单的整理归纳,希望文章的内容能帮助大家对产品和运营,对行业和自身产生进一步的思考。
关于互联网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首先,关于对互联网行业的前景预判,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同,未来三五年内的互联网产业将会保持相对的平稳状态,不会产生翻天覆地级别的洗牌变动。
三节课的@黄有璨 认为,产品的技术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期,产品愈加标准化、流程化,普通产品经理的职责会被模板所取代,反而是运营将会制造产品之间的差异。
就当下国内互联网所处的阶段来说,无论是在Web端还是移动端,在产品形态和产品设计方面可以拥有的创新空间其实已经越来越小了。相反,很多产品将会越来越趋近于同质化,门槛可能更多在于技术、服务和运营。……所以,除非有全新的场景全面兴起(比如VR),否则在具体产品的设计上,将会越来越标准化流程化,甚至是后面将会有一些效率工具(类似上线啦这类的)会以相对模板化的方式替代掉目前产品经理的部分职责。
而@kentzhu 从另一个角度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手机技术与VR技术/可穿戴设备,前者已经成熟,后者还处于婴儿时期,两者青黄不接,三五年内应用技术领域很难出现突破性变化,只有深耕运营才是目前的突破口。
这样的平稳发展带来的结果就是:互联网渐渐回归商业本质,运营的重要性也在商业运作的过程中得以凸显。
持有这样观点的网易云课堂战略总监@孙志岗 就指出,目前互联网的两大趋势就是:“一、to C 疲软,to B 涨势喜人;二、用户量渐无意义,让用户付费更重要。”关于前者,进入更纯粹的商业领域,迎合商业节奏将会是必修课;而关于后者,让用户付费,仅仅依靠产品设计很难做到,更多还是需要运营在其中操作,无论是品牌包装还是市场拓展,无论是内容制作还是用户运营,电商领域就是关于这一点最好的例子。
而@kentzhu 直指:“中国互联网的竞争,从点子的竞争到流量的竞争,慢慢会回归到商业本质的竞争。当然,我们不能说之前的竞争就不是商业本质的竞争,也是,但是,没有现在这么的透彻。”刀耕火种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局面,要么是合并或合作,要么是细分领域的精细化运作,而这,注定了运营会成为未来3年左右的重要角色。
另外,随着行业的成熟,一些机械化的工作将逐渐被机器、固定模式和通用解决方案取代,而只有创造性的、不可复制的工作无法被取代。
比如@Lebanner 就这样定义了他心目中产品和运营的区别,前者寻求不变的规律,后者则不断思变。“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是,设计可不断复用的、边际回报递增的业务模式。运营经理的思维方式是,不断设计不可复用、总收益最大化的业务模式。”在这种定义下,互联网越成熟,产品经理的价值和意义就越低,而一个有源源不断创意的运营就越珍贵。
而@黄有璨 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行业对运营的精细度和不断翻新的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会不断翻着花样地刺激用户的痛点将成为运营的标配。而随着行业标准的建立,工具的发展和规则的成熟,产品写文档、画原型的这部分机械工作将会更容易被替代。“在职场中,大逻辑看,一定是从事创造性工作内容,能更多解决关键问题,可替代性更弱的人价值更高存在感更强。”
过去5-10年内,运营的存在感弱和价值弱,大体是因为当时的大环境还是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期,有红利,大体一个产品做得够好够快够稳定,基本自己就已经能够跑出来了,所以运营只要打打杂,投点广告做点内容维护最多再看看SEO、SEM就差不多了。
但到了今天这个大环境下,任何一个垂直品类里你杀进去至少一抬头都能看到三五家竞争对手的环境,在运营上你觉得你还是只常规性做点维护搞点推广投放就能跑出来?闹呢。
所以,今天的运营必须绞尽脑汁去策划营销事件,去制造话题,去寻找更加独特性价比更高的渠道,去输出优质内容……等等,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这些事情,可替代性正在越来越弱。
相反,如前所说,随着产品形态的标准化,产品经理们从事的创造性工作内容其实是在有所降低的,大部分产品经理们现在的日常工作开始变成了:写文档、画原型、开会这一类略有些机械化的工作。
当然,涉及到对海量需求的管理和研发跟进,特别复杂的产品的逻辑架构等等,这些事还是挺不可替代的,但目测能接触到这部分工作内容的产品汪,应该不到20%吧?
为什么“未来五年内,运营更有前景”?
基于以上这几个对于行业前景的预判,大家为“运营在未来五年更有前景”提出了以下这几个具体论点:
1. 关于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
@黄有璨:“从就业形势上看,行业对于运营的人才需求量一定是远大于产品的人才需求量的。”
@布棉:“纯产品经理的数量应该会减少,而运营人才、复合型人才的数量会增大,或者说,具备基础产品能力的互联网从业者会指数级增长。而运营人才则是海量的数量,未来产品狗、攻城狮、运营喵的比例可能会是1:5:10的关系。”
2. 关于职业前景和职业发展
@黄有璨:“从职业前景&发展空间来看,运营可接触到的工作内容应该更多也更丰富,至少日常我们熟知的就包括了:内容&文案、活动策划、推广营销、用户管理、数据分析等等,相比产品来说,或许至少可以讲运营的可能性更加开放一点?”
@刘飞:“如果是完全没有条件、没有背景预设的话,我会建议做运营,这样更有前途。”
@张亮:“五年,是可以成就一个优秀运营的,但很难成就一个优秀产品。这里的前提是,虽然大家都是从零开始,但运营从入行开始就是有产品可以运营的,但产品有时候入行,是真的一穷二白的。所以,即便大家都要碰运气,运营岗5年内的成功概率,似乎要比产品岗稍稍好那么一丢丢吧。”
3. 关于薪资变化
@黄有璨:“从薪资收入上来讲,当前初级运营们的薪资还是不如初级产品的,但我相信,随着行业的发展,到了3年经验左右,运营的薪资应该能够逐渐赶上产品了(前提是你要能够成为可以解决问题的运营,而不是打杂的运营),再往后,也许运营的薪资可能还会有一些反超。毕竟就大环境来看,当前行业里优秀的运营要远比优秀的产品要稀缺多了……”
为什么“未来五年内,产品依然大过运营”?
当然,也同样有很多人认为“产品”才是更有前景的职业。围绕着这个立场,包括@苏杰 老师在内的一众大V们也都纷纷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如下,是我们摘录和汇总出来的一些关于产品岗位的关键看法。
首先,广义的“产品”将会从一个具体的职业转变为一种互联网人通用的思维模式。
@文士 认为产品将会成为一种思维模式,而在执行层面,则表现为运营的百花齐放。
就像苏杰老师说的‘十年之后,可能再无产品经理’。因为产品正在逐渐被提炼成一种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就是‘产品思维’。产品是归宗落脚点,但运营是执行层面的,在执行层面,就有百花齐放的可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而@黄有璨 更明确的指出,所谓日后人人必须掌握的“产品思维”,具体来讲包含了“一切从需求和典型使用场景出发”、“少即是多”、“敏捷+快速迭代”等等思维习惯,这些思维习惯将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经理,而是成为互联网人一种通用的能力。
@Kentzhu 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即产品经理的一些工作习惯将会成为互联网圈的常识。
中国互联网产品的发展,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完成了一个重要的转变,把很多专业变成了常识。10年之前,大家说UCD,说UX,说不要让用户思考。大家不断讨论的是如何做好一个交互,如何使用用户场景解决问题。10年之后,这些内容的普及工作完成了,很多之前看上去不太能被人接受的东西,变成了常识。比如,我们要简洁一些,我们要聚焦核心功能,我们要做MVP。
其次,对于作为一个职业的“产品经理”,@布棉 和@苏杰 都认为,这个职业将会向高端发展,成为一个少而精的决策层职位。
@布棉 老师认为,产品将会成为一家公司方向、逻辑、结构的决策者,产品经理的头部集中现象会更加明显。
早期的需要产品经理去想着创新,想适应新技术,但是,现在这个趋势已经越来越弱了,因为新的产品形态已经越来越少了,而更多的是基于已有的产品形态做改良,所以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能力要求是在下降的。产品经理会变得两级分化,要么牛逼,要么傻逼,牛逼的来定方向、逻辑、结构等,而傻逼的就只能转向做运营了。而牛逼的会越来越集中于大公司、优质的公司、有特别调性的公司。
而@苏杰 则把产品经理分为了7个等级,其中,高等级的产品经理已经可以做到对业务和管理的融会贯通以及个人的自我实现。
我把产品经理分为7级:需求细化与研发跟进;主动挖掘与项目管理;完整产品与大局观;产品线与带团队;成功案例与影响力;业务理解与跨职能管理;自己成功到助人成功。
第一级,甚至前三级的产品经理,前途肯定不如一个牛逼的运营,但到了第四级或更高,运营就只是你的一项职责而已了。
@Kentzhu 则对产品经理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产品经理这个职位会越来越被诟病,直到产品经理们自己开始往更专业的路子上走。
产品or运营,这是一道单选题?
最后,其实对于产品和运营,大家也都没那么绝对。具体到细分领域,还是要看具体领域内的行业环境。俗话说得好,阿里看运营,腾讯看产品嘛。
@龙崎:“作为初级选手(还没带团队管一个整体的产品线或者是一个业务方向),明确自己所处的行业环境很重要。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核心竞争力在哪的产品哪个职能最重要:O2O、电商等偏商业的产品,太多了不举例,运营更重要些;偏工具类的产品,比如什么词典,一般都是产品经理比较重要;有些技术驱动的产品,比如云计算等,那产品和运营都闪开。”
@曾轶:“其实重点不是产品还是运营,重点是朝廷心腹。”
但无论大家对于产品和运营的前景孰优孰劣有什么看法,关于产品和运营的配合大家还是一致认同的。
@文士 就提出了产品和运营配合的四个要点。
新起业务场景的梳理下,运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和产品密切配合,思路需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且最终的呈现形态一定是产品化的。且先抛开运营和产品的界限差异,至少在同一业务的合作过程中,双方的交流、沟通(表层)以及最重要的业务思路和用户认知必须处于同一频道,至少需要时刻弄清楚对方产生差异这背后的认知缘由。
产品和运营的用语差异很大,尤其在直接面对用户的环节,产品会习惯性的输出专业词汇,而运营则更懂得转换成为用户能听懂的语言。这里,要多听运营的;
初中级运营的需求有相当的量级来源于碎片化用户和自我感知的要求,且容易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必要的,而成熟的产品经理则能更为宏观的去该需求的必要性。这里,要多听产品的;(这是很多运营和产品撕逼的原因)
成熟的产品经理规划较为长远,在细节业务尤其是跟初期用户感知相关的业务点上往往有疏忽,这里是需要运营来补充的,虽然这种补充很大程度上是擦屁股,但这个屁股,一定要擦。
运营和产品千万不能树敌,没谁是傻逼,只是你们的出发点不同而已。一旦树敌,在职场最终的结局就是某一方获胜,取得话语权,然后双方就没了配合,思维又不在一个频道上,必死。
而超越了初级产品/初级运营这个层面,进入高端领域,产品和运营的区别将会越来越小。
@刘飞 在回答中提到,“产品和运营职位越高,界限越模糊。”
就像苏杰老师说的,产品在初级阶段都只是需求管理员,职责都是围绕需求展开的。不管是研究用户、分析需求、跟进项目,都是在做具体细节的执行。在这个阶段,产品跟运营是没什么接触的,界限清晰。
在一定阶段之后,产品和运营的工作将会密不可分。我见过的淘宝的产品经理,每个聊起运营活动和用户留存这些指标都侃侃而谈,反而很少说项目迭代或者用户体验这方面的工作。因为淘宝上每个功能型的产品,都是运营和业务的具象。
从运营角度来说,同样如此。
基层的运营人员分工明确。有内容运营,有产品运营,有用户运营......甚至新媒体运营都会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只负责一小块业务。而运营主管,不可能只对某一方面专精,必须要全盘负责。
@龙崎 则对产品和运营的本质产生了思考,认为两者名异实同。
说到底,无论是产品还是运营,都是职能化后的名词,有大量的具体工作,但真要往上发展不是互相的零和博弈,而是实打实和别的行业也一模一样的,对商业,对人,对模式的理解。
@Kentzhu 也说——
产品和运营之间的分工越来越模糊,一个新的角色会出现,叫做产品运营。”
不过,当然,有一位似乎是乱入了的@Tchaikovsky 表示——
程序员:“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